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兰性德与文酒诗会(一)

(2007-09-28 07:47:36)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瓣香兰馨

http://pm.cangdian.com/Data/2006/PMH00998/CD002632/img/x/CD002632-0743.jpg

 

纳兰性德与文酒诗会(一)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十有这样一条记载:

 

        诗往往有畸士贱工脱口而出者,如成容若青衣某有诗云:一杯一杯又一杯,主人醉倒玉山颓。主人大醉卷帘起,招入青山把客陪。

 

使我感兴趣的不仅因为这首诗出自一个婢女之口,还在于她描绘出主人(成容若)那豪爽待客的形象。

成容若即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是清代满族的著名词人,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之子,康熙皇帝的近身侍卫。其人虽处华膴,而淡于荣利,不但不以贵公子自居,并能脱囿满人成见,广交汉族知识分子,为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满汉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性德喜交友,不妄交人。由于他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当时有不少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之徒对他争相逢迎。然而性德不是“相接如平常”,就是“辄谢弗与通”。徐乾学说他:“客来上谒,非其愿交,屏不肯觌面,尤不喜见软热人。”[注一]他所结交的大多是“单寒羁孤侘傺困郁”的汉族士子,“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以磨勘落职的秦松龄、屡踬有司的姜宸英、为谣啄所中的顾贞观、因贫寠而流寓京师的梁佩兰、翁叔元、和一度隐居山林的严绳孙等人。对于他们,性德则输情施义,或写词相慰,或援手相助,或阴为调护。尤其是营救因科场案而被流放到宁古塔二十三年之久的吴兆骞生还回乡一事,震动朝野,传递海内,赢得汉族士子们交口称赞。所以在纳兰性德去世时,向他致哀挽之词者达“数十、百人”,其中江南、浙江、山东籍士子就占百分之八十四点六,而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竟无一人。[注二]这个资料表明,他的所作所为,是深得汉族知识分子之心的。

在和汉族士子交游中,纳兰性德渐染汉人风习,他追求汉族士子的生活情趣,热衷于文酒诗会。明珠府内,“朱荷绕门”的渌水亭,“陈设精丽”的通志堂,常是他和客人们赋诗饮酒的场所。这种文人雅集不仅是他的消闲娱乐之事,也是他用于向汉族朋友联络情感的一种方式。康熙十八年,纳兰性德就举行过一次重大的文酒诗会。这一年三月,清廷开试“博学鸿词科”,一些学行兼优,文词卓异的汉族士子咸集京师。夏日,性德邀请朱彝尊(竹垞)、秦松龄(对岩)、严绳孙(荪友)、姜宸英(西溟)、陈维崧(其年)、汪楫(舟次)、张纯修(见阳)等人,燕集渌水亭观赏荷花。应邀者除张纯修是正白旗包衣旗人,其余均是词科试子。席间,性德写下了《渌水亭燕集诗序》一文。文中说:

 

予家象近魁三,天临五尺。墙依绣堞,云影周遭。门俯银塘,烟波晃漾。蛟潭雾尽,晴分太液池光;鹤渚秋清,翠写景山峰色。云兴霞蔚,芙蓉映碧叶田田;雁宿凫栖,杭稻动香风冉冉。设有乘槎使至,还同河汉之皋;傥闻鼓枻歌来,便是沧浪之澳。若使坐对亭前渌水,俱生泛宅之思;闲窥槛外清涟,自动浮家之想。何况仆本恨人,我心匪石者乎。

 

文章吐属轻圆,情辞婉丽。他向客人们表白自己是一个失意抱恨之人,虽然“身在高门广厦”,却“常有山泽鱼鸟之思”。这种思想感情足能引起在座的汉族士子们产生共鸣,使他们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和理解,从而消除相互间的民族隔阂。接着,性德要求客人们赋诗:“宁拘五字七言,不论长篇短制,无取铺张学海,所期抒写性情云尔。”当时,严绳孙、姜宸英就各写五言律诗,朱彝尊、陈维崧各赋《台城路词》。如此,纳兰性德“尽日不教东阁闭,无时肯罢西园宴”。[注三]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文酒诗会。他和客人们在燕游中“抒写性情”,唱和联句,有时“激昂论事”,有时“雪涕悲歌”,彼此推心置腹,友情与日俱增。那燕游的场面上的气氛颇为热烈,连侍立一旁的婢女都受到感染,不禁“脱口而出”吟诵出“主人大醉卷帘起,招入青山把客陪”的佳句。就是在这样的场合,纳兰性德撷取着汉族文化的英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