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李商隐残荷听雨 |
分类: 界外谈红 |
留得残荷听雨声
所谓巧妙,指黛玉借用李商隐诗句中的“留”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晚清张新之曾评点说:“独喜此句,重‘留’字也,是从黛玉边点睛。”
所谓委婉,指黛玉先没有直接回答宝玉,而是从李商隐诗说起。由“最不喜欢”到“只喜他这一句”。先否定,后肯定,否定中有肯定。先整体,后个别,整体中见个别。虽然两句话,却说的抑扬起伏,曲折有致。既引起宝玉的注意,也让读者感到有兴味。
所谓得体,指黛玉很了解宝玉,她知道宝玉和自己有共同的审美情趣,只是感觉一时不到位。所以,她以李商隐诗句中的意境来点拨宝玉,唤醒宝玉的审美感觉,使他由“恨”到“喜”,改变原先的想法。宝玉道:“果然好诗,咱们以后别叫拔去了。”
李商隐的诗在中国诗史中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他追求绮丽浓艳的风格,用典晦涩难懂,使一些读者难以接受,黛玉亦是其中之一。但她又何以独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一句呢?分析其原因,还要顾及到这首诗的整体。
李商隐这首诗题为《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云: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的残荷听雨声。
“留得残荷听雨声”还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故事情节的发展留下了伏线。据有的红学家考证,在《石头记》后半部佚稿中,有宝玉获罪被拘走,黛玉日夜思念宝玉,泪珠儿由“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以至泪尽赴“寒塘”等情节。或许其中就有林黛玉“残荷听雨”泣宝玉的描写。淅沥的秋雨,即是林黛玉的哭泣;枯残的荷叶,正是贾府的败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