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淮楚流韵 |
梁红玉的籍贯是怎样考订出来的?(一)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夫人梁氏,曾在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助其丈夫大战金兀术,被封为扬国夫人。其事迹被编入史籍,后有好事者演义为小说、戏剧。所谓梁红玉,即小说家为她取的名。
有关梁红玉的籍贯,正史无载。社会上却三种说法。一为镇江籍:因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她是“京口娼”[1],故《镇江府志》收其名籍。然《鹤林玉露》为笔记小说,不足为据。二为池洲籍:见于网络流传,说梁红玉出生于贵池武将之家,家道中落后,她流落到京口,然查无实据。三为淮安楚洲籍:既有碑铭可查,又有文献可考,在历史上已成为定谳。
最早考定出梁红玉籍贯的学者是明末清初的钱谦益。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江苏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崇祯元年官至礼部侍郎。但晚节不保,屈膝降金,任清廷明史馆副总裁。虽然他在政治上志节有亏,但在学术上颇多建树,精通经学、史学、目录学和佛学,为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著有《初学集》、《有学集》、《列国诗集》等书。其妻柳如是,号河东君,虽是秦淮歌妓出身,却有忠心爱国思想。在明朝江山岌岌可危的时候,她以巾帼英雄梁氏自比,雅好谈兵,甚至有时还头饰羽雉,装扮成戏文中梁红玉的形象。受河东君影响,明末时期的钱谦益民族气节尚存,他曾于崇祯十四年(1641辛巳)冬,与河东君泊舟京口,指顾金、焦二山,赋怀古诗云:
柁楼尊酒指吴关,画角声飘江北还。
月下旌旗看铁甕,风前桴鼓忆金山。
余香坠粉英雄气,剩水残云俛仰间。
诗中由对梁红玉英姿的描绘,生发出他日到苏州灵岩山韩世忠墓前祭奠英灵的心愿。果然在三年以后,也就是在甲申年(1644)二月,钱谦益携柳如是到苏州邓尉山赏梅,途经灵岩。韩世忠墓坐落在灵岩山的西麓,近旁有一块神道碑,额题“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此碑高4米多,字数逾万个,俗称“万字碑”。碑文为隆兴年间礼部尚书赵雄撰,给钱谦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祭扫之后,钱谦益写下了《韩蓟王墓碑记》。《记》中对梁氏生平考订尤详。他认为“《宋史·列传》援据雄碑,其书扬国夫人事,则碑为详”,“因采遗事,记其本末。”其考订扬氏籍贯曰:“碑云:扬国家楚州,织簿为屋。盖扬国家本楚州,寓京口也。”又辨罗大经《鹤林玉露》指称韩世忠初与梁氏相遇时,世忠尚为小卒为误。称:“蓟王起银州,积功转进武副尉。宣和二年,调西师讨方腊。部勇敢五十人,随王禀以往。遇扬国于京口,当在此时。王为裨将,非小卒也。”[3]由此可见《鹤林玉露》记载不实,乃小说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