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瓣香兰馨 |
纳兰性德为何种侍卫?
清朝侍卫多选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担任皇帝的随侍警卫。侍卫既有等级之分,又有职司之别。等级有一、二、三等,其衔为正五、正四、正三品;职司有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以及其它宫门侍卫(如宿卫神武门、宁寿门、内右门,太和门等处),又有以侍卫之秩,别充内务府、尚虞备用处、虎枪营、善扑营的尚茶、尚膳、司鞍、司辔、狗监、鹞房、虎枪、善扑诸侍卫。纳兰性德为何种侍卫?据姜宸英《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腊君墓表》:性德 “尝司天闲牧政。”可见他最初为司鞍、司辔一类的侍卫,隶于内务府上驷院,时在康熙十六年秋。他始任三等侍卫,后晋为二等、一等侍卫,当已离开上驷院。据《通志堂集》所附碑、铭、祭文,纳兰性德任侍卫期间,多数是在内廷值班,侍于帝侧。但没明说是御前侍卫?还是乾清门侍卫?先是,笔者见徐乾学《墓志》、韩菼《神道碑》和姜宸英《墓表》中,均有康熙皇帝令性德赋《乾清门应制诗》的记载,即疑性德为乾清门侍卫。后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得到证实,《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合订大易删补集義粹言》提要说纳兰性德“官至乾清门侍卫”。考乾隆年间为纂修《四库全书》,弘历帝曾指派军机处对《通志堂经解》的编著权和纳兰性德的身世作过调查,所以说四库馆臣的这个说法应是确凿的,不是随便写出来的。
纳兰性德成进士后,意在翰林院为词臣,或者到地方任亲民之官,未料竟跻身虎贲之列,不得一展其才。据说是满洲将相多以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出之,康熙因以性德为勳戚、世臣之子,上三旗中的卓萦之员,才作了这样的安排。在纳兰性德七年侍卫生涯中,康熙十分赏识他,对他的眷注异于其他侍卫。在平定藩乱、统一台湾后,康熙就有“不久且迁擢”,付与纳兰性德以政事的意向,然纳兰性德一病不起,还是卒于侍卫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