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莊子—如是說》之《秋水》篇(六)中和道人注釋

(2024-11-12 13:34:56)
标签:

人文/歷史

心性

修行

無為大道

傳統文化

分类: 注释类:
   【原文】
     河伯曰:“然則何貴於道邪[1]?”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達於理[2],達於理者必明於權[3],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4]。至德者[5],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6]。非謂其薄之也[7],言察乎安危,甯於禍福,謹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8],人在外[9],德在乎天[10]。’知天人之行[11],本乎天[12],位乎得[13],蹢躅而屈伸[14],反要而語極[15]。”
     曰:“何謂天?何爲人?”
     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16];落馬首[17],穿牛鼻,是謂人[18]。故曰:‘無以人滅天[19],無以故滅命[20],無以得殉名[21]。謹守而勿失[22],是謂反其真[23]。’”

    【注釋】
    [1]然則何貴於道邪:既然這樣,爲何特別看重於道呢。
    [2]達於理:通達道之義理。
    [3]明於權:明瞭隨順方便。權:為權且、方便。
    [4]不以物害己:心存一物,則心中有了掛礙,心有掛礙則失道也,則是以物害己。心無一物即道,心存一物即煩惱生。
    [5]至德:即大德。只有開悟見道的人才能稱爲大德,至德。
    [6]賊:傷害。
    [7]非謂其薄之也:不是說他的身體與常人不一樣。薄:即不。
    [8]天在內:自然天性是人的內在因素。
    [9]人在外:人的行爲是外在表相。
    [10]德在乎天:德是自然天性的功用的自然體現。
    [11]知天人之行:明白心性與人爲之間的內在相依關係。
    [12]本乎天:以心性爲根本。
    [13]位乎得:心正不顛倒則德顯矣。得:即德,也是得道之意。
    [14]蹢躅(音直燭):徘徊。。
    [15]反要而語極: 指辯才無礙之意。
    [16]是謂天:這是自然天性。
    [17]落馬首: 羈勒馬頭。
    [18]是謂人:是人爲。
    [19]無以人滅天: 不要人爲地去破壞自然天性。
    [20]無以故滅命:不要有意去傷害性命。
    [21]無以得殉名:不要爲名而殉命。
    [22]謹守而勿失:小心謹慎地守住自己的心性,時時不要忘失。
    [23]是謂反其真: 這就叫返樸歸真。

    【譯文】
     河神說:“既然一切都順其自然,爲何又特別看重於道呢?”
     海神說:“明瞭無為大道的人必然通達道之義理,通達義理則明瞭隨順方便,明瞭隨順方便,這心便不會執著任何事物來傷害自己。得道的大德,火不能燒傷他,大水不能淹著他,嚴寒和酷暑不能侵擾他,凶禽猛獸不能傷害他。不是說他的身體與常人不一樣,而是說他能明察安危,安然平靜地對待一切吉凶禍福,謹慎地對待所面臨的進退,所以才沒有什麽能傷害他。常言道:‘自然天性是人的內在因素,人的行爲是外在表相,德是自然天性的功用的自然體現。’明白自然天性與人的行爲之間的內在關係,以自然天性爲本,心正不顛倒則德顯矣,而且進退自如,辯才無礙。”
     河神說:“什麽叫自然天性?什麽叫人的行爲?”
     海神說:“牛馬四足,是自然天性;羈勒馬頭,繩穿牛鼻,就是人的行爲。常言道:‘不要人爲地毀滅自然天性,不要有意去傷害性命,不要爲名而殉命。小心謹慎地守住自己的心性,時時不要忘失,這就叫返樸歸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