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
萬物而不爲義,澤及萬世而不爲仁,長於上古而不爲壽,覆載天地刻雕衆形而不爲巧,此之謂天樂[1]。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2],其死也物化[3]。靜而與陰同德[4],動而與陽同波[5]。’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6];其鬼不祟[7],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注釋】
[1]天樂:即至樂,極緻的快樂,修行人也稱法樂。非人的感官、情緒、意識産生的那種快樂。天樂是永恆不變的。最真實的最祥和無法用語言形容表達的一種內在心性上的愉悅。這種心性上的自然祥和之愉悅只有人的心真正清淨下來才會出現,修學佛法的稱為法樂,修禪定的稱為禪悅,這種心性上因清淨而自然出現的愉悅對人來說真是妙不可言,它能使人的百病消亡,精神飽滿,體力充沛,不知疲倦。修行人得到了這個心性上因清淨而自然出現的愉悅,可以在禪定中一坐就是十天半月,甚至數月數年,乃至幾十年以至更長的時間不吃不喝一動不動,這就是修學佛法的人說的“以法樂為食”,禪修人以“禪悅為食”。這就是天樂,莊子稱為至樂。讀者看到這裡不要以為這是子虛烏有的神話,這是真的。你只要是個真正的修行者,修行的路子正,從心性上下功夫,自心真正的清淨下來,這種天樂你也會得到。
[2] 天行:完全的隨其自然。
[3]
物化:生死的轉化,物化本來應該是輪回,但這裡有輪回中昇華的意思。
[4]陰:指看不見、摸不著、無形無相的道。
[5]與陽同波:陽指世間萬事萬物及人的所有行為,包括人的思維、語言、文字等一切能表達的一切。與陽同波即是在世間隨順大眾,與大眾和其光同其塵的意思。
[6]一心定:指無爲之清淨心。
[7] 祟: 禍害。
【譯文】
莊子說:“我的師啊!我的師啊!你造化萬物而不爲義,你澤及萬世而不爲仁,長於上古不爲壽,覆載天地造就萬世之形相而不爲巧,這就叫道之至樂。所以說:‘知道道之至樂者,他的降生都是隨自然應世而生,其死也順世而滅。靜而與道同德,動而與世隨行。’所以知道大道之至樂者,不怨天不猶人,不被外物所累,不遭鬼神責難。所以說:‘其動也是清淨之道,其靜也是像大地一樣包容萬物,無爲之清淨心而王天下;其鬼也不作祟,其魂魄也不疲憊。無爲之清淨心將萬物降服。’這是說以虛靜之心推於天地,通達萬物,這就叫天道之至樂。大道之至樂,乃聖人之心包容天下萬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