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莊子——如是說》之《天地》篇(十五)中和道人註釋

(2023-10-21 17:43:06)
标签:

人文/曆史

心性

修行

無為大道

傳統文化

分类: 注释类:
   【原文】
    百年之木,破爲犧樽[1],青黃而文之[2],其斷在溝中[3]。比犧樽於溝中之斷,則美醜有間矣,其於失性一也。蹠與曾、史[4],行義有間矣,然其失性均也。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顙[5],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舍滑心[6],使性飛揚。此五者,皆聲之害也。而楊、墨乃始離跂[7],自以爲得,非吾所謂得也。夫得者困,可以爲得乎。則鳩鴞之在於籠也,亦可以爲得矣。且夫趣舍聲色以柴其內[8],皮弁鷸冠[9],搢笏紳修以約其外[10],內之盈於柴柵[11],外重纆繳[12],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爲得[13],則是罪人交臂曆指而虎豹在於囊檻[14],亦可以爲得矣。

   【注釋】
    [1]犧樽:祭祀用的酒器。
    [2]文之:描以圖案色彩。
    [3]斷:廢棄的斷木。
    [4]蹠與曾、史:蹠即盜蹠,春秋時期與孔子同時代的大盜,請參看《莊子.盜蹠》篇。曾、史:即曾參、史魚。曾参又被尊稱為曾子,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史魚乃春秋時期被公認的正直之士。史鱼千字文中有一句:史鱼秉直,就是说的史鱼尸谏的故事。灵公内惧南子,外宠弥子瑕,政权旁落,国势衰微。世子蒯?自从计逐公子朝以后,满以为母亲会收敛自己放荡的行为,不料半路却又窜出了个弥子瑕。此时史鱼重病在身,不能上朝,蒯?便去府上拜访,请史鱼出谋划策。史鱼喘息着说道:“为臣病入膏肓,生命垂危不能助世子雪耻矣。鲁之孔仲尼,乃当今圣人,世子可前往讨教。”蒯?沉吟片刻,摇头叹息道,“此乃家丑,岂可外扬!孔子既为圣人,更加避讳宫廷艳事。求大夫赐教于?。”“臣未能谏君重用蘧伯玉而削弥子瑕,实不忠也。臣乃登临泉台之人,想来必无机缘再谏大王,只好待臣以尸谏君吧!”史鱼无神的双眼流出了两滴混浊的泪水。蒯?见状不忍心再问下去,便起身告辞了。就在这天夜里,史鱼与世长辞了,文武百官无不前往祭奠。灵公令世子前往吊唁,史鱼的儿子不让蒯?进府,说道:“家严遗嘱,定要请大王亲自来吊,以偿生前对世子的许诺。”蒯?会意,返回宫廷奏明灵公。灵公听后,捻着胡须思忖,国君往吊臣子,不合祖祭。史鱼大夫本为先朝重臣,深明礼制,临终既有如此遗嘱,其中必有奥妙。他一生忠君为国,莫不是让我借机昭示天下爱才举贤之心?史鱼死后尚为孤着想,真乃忠臣也!想到此,灵公便令摆驾往吊史鱼。史鱼的儿子听说国君驾临,重孝迎到大门之外,施礼谢主隆恩。灵公进入灵堂,见史鱼的尸体直挺挺地躺在床榻之上,并未装棺入殓,不觉怒发冲冠,责问道:“此乃欺君之罪,祸及九族,尔知罪否?”史鱼之子扑通一声跪倒,哭泣道:“家严留下遗言,不准装殓!”灵公怒气未消,拂袖转身,就要离去。史鱼之子跪行拦住去路,苦诉道:“常言道,事出必有因。国君不愿听听这内中的缘故吗?” 灵公不觉停步说道:“快快讲来!”“家严屡奏主公,免削弥子瑕之职,国可昌盛,家可安宁。主公不纳家严之谏,家严自觉愧对国人,便行尸谏。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主公圣明,如若降削弥子瑕之职,臣即刻装殓。如若尸谏不成,为臣一家大小愿与家严黄泉相见。”史鱼之子说罢伏地不起。灵公听后,顿感凄然,一丝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又见史鱼之子哭得悲痛欲绝,泪人一般,自己不免也洒下几滴同情的泪水。灵公暗想,我何尝不想降削弥子瑕呢?只是没有抓住真正的把柄。弥子瑕与夫人私通,岂能明言?现在降削弥子瑕之职,恐怕只有让去世的史鱼承担责任了。看来他是愿意为我分担责任的,不然的话,何以要行尸谏呢?灵公想到此,扶起了史鱼之子,说道:“速将史爱卿装殓入棺,爱卿所奏,孤一切皆准!后来孔子闻知史鱼尸谏灵公的事,曾称赞说:“刚直不屈的史鱼,政治清明如同箭一样直,政治黑暗亦同箭一样直。
    [5]困惾(音宗)中顙(音嗓):塞鼻傷額。
    [6]趣舍:取捨。滑心:指心輕易地就被外物牽動。
    [7]楊、墨:即楊朱和墨翟。楊朱是戰國時期魏國人。先秦古書中又稱他爲楊子,楊子居或陽生。他反對墨子的“兼愛”和儒家的理論思想,主張“貴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別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侵奪別人。墨翟,即墨子,墨家創始人,春秋戰國之際的宋國人。生於西元前468年,卒於西元前376年。曾學習儒術,後因不滿煩瑣的“禮”,而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爲儒家的主要反對派。其思想學說前面其他文章注釋已經介紹過了,這裏不再重復。離 :去掉累贅。
    [8]柴其內:這些東西在心中象柴一樣容易燃燒。
    [9]皮弁(音便):獸皮帽子。鷸冠:鷸(音預):一種候鳥。鷸冠即用鷸的羽毛裝飾的帽子。
    [10]搢笏紳修:古時的朝服。
    [11]柵:柵欄。
    [12]纆(音默)繳:繩索捆綁之意。
    [13]睆睆(音緩):明明白白之意。
    [14]曆指:古代夾手指的刑罰。

   【譯文】
    百年的樹木,伐來用做祭祀的酒器,並用鮮豔的色彩描繪裝飾,剩下的斷木枝丫丟棄在溝中,漂亮的酒器與溝中的斷木棄枝比起來,美與醜自然就區別開來,但對於失去活著的樹木本性,這兩者卻是一樣的。盜蹠與曾參、史魚,在行爲上雖然有區別,然而在失去人的本性上是一樣的。喪失本性有五種情況:一是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是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是五臭熏鼻,堵鼻傷額;四是五味濁口,使口傷病;五是取捨動心,心被外來事物牽著走,使本性喪失。此五種情況,皆是生命之禍害。而楊朱、墨子乃始於去掉累贅,便自以爲有所得,但這並不是我所說的得。他們那得者如困,能算是得嗎?那斑鳩、貓頭鷹被關在籠中,也可以算是得了。況且好惡聲色就象柴火一樣積在心中燃燒,皮帽羽冠、朝服華飾束於體外,內心卻塞滿易燃的柴柵,體外卻重重纏繞的繩索,眼睜睜地看著被繩索捆綁卻還洋洋得意以爲有所得。那麽等於是罪人被交臂捆綁,夾著十指受刑,虎豹被囚禁在獸籠裏,也可以算著有所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