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莊子——如是說》之《天地》篇(十四)中和道人註釋

(2023-10-07 13:21:10)
标签:

人文/曆史

心性

修行

無為大道

傳統文化

分类: 注释类:
   【原文】
    孝子不諛其親[1],忠臣不諂其君[2],臣子之盛也[3]。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君子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謂然而然之,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之道諛之人也[4]。然則俗故嚴於親而尊於君邪?謂己道人[5],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而終身道人也,終身諛人也,合譬飾辭聚衆也[6],是終始本末不相坐[7]。垂衣裳[8],設采色,動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謂道、諛;與夫人之爲徒,通是非,而不自謂衆人,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大聲不入於裏耳[9],折楊皇荂[10],則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於衆之心,至言不出,俗言勝也。以二缶鍾惑[11],而所適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強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釋之而不推[12]。不推,誰其比憂[13]!厲之人夜半生其子[14],遽取火視之[15],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16]。

   【注釋】
   [1]諛(音臾):諂媚,奉承。
   [2]諂:諂媚,討好。
   [3]盛:最好,最佳。
   [4]道諛:諂媚,奉承。
   [5]道人:阿諛奉承之人。這裡的道是動詞,即用說話贏取對方的歡心。
   [6]合譬飾辭:施展花言巧語。
   [7]不相坐:不會被人怪罪。
   [8]垂衣裳:穿掛衣裳飾帶。
   [9]大聲:高雅之音樂。
   [10]折楊皇荂(音符):古時下里巴人似的音樂曲名。
   [11]缶(音否):一種大肚子小口兒的瓦器。
   [12]不推:不推究。
   [13]憂:煩惱,憂患。
   [14]厲之人:貌醜之人。
   [15]遽(音具):匆忙,急。
   [16]汲汲然:緊張狀。

   【譯文】
    孝子不奉承父母,忠臣不諂媚君主,這是作臣子的最恰當的行爲。父母說的是最貼切的,所做的是最完善的,這在世俗裏便被稱之爲不肖之子;君王所說的話是最貼切的,所做的是最完善的,這在世俗裏便被稱之爲不肖之臣。而不知此怎麼會必然是這樣的呢?世俗裏所認爲是這樣便認爲是這樣,世俗所認爲是最完善便認爲最完善,卻不認爲他是阿諛奉承之人。然而,難道這個世俗果真比父母更可敬,比君主更可尊嗎?說自己是諂媚之人,便會勃然大怒;說自己是阿諛奉承之人,便會憤然變色。而那些終身諂媚的人,用花言巧語來嘩衆取寵,卻始終不會被世人怪罪。穿衣飾帶,色彩豔美,畫容貌,以媚於世人,而自己卻不認爲是在諂媚、阿諛;與世俗之人爲伍,就等同於是非,還說自己不同於其他人,真乃愚蠢之至啊。知道自己愚蠢,還不算大愚;知道自己是迷惑之人,還不算大惑啊。大惑之人,終身不能覺悟;大愚之人,終身不能聰慧。三人行路而一人迷途,還可到達目的地,因迷途的人少;如果兩個人迷途,就會徒勞而不能到達目的地,因爲迷途的人多。現而今整個天下都迷惑了,我雖然有救世之願,但也無能爲力啊。這難道不可悲麽!高雅的音樂俗裏市井之人不喜歡聽,對“折楊皇荂”一類下里巴人似的音樂卻聽得眉飛色舞。所以說,至理高明的言論不能打動衆人之心,至理真言出不來,世俗之浪語卻泛濫於世。以瓦缶銅鍾二物惑於不便移動,便不能到達應該去的地方。而如今整個天下都迷惑了,我雖然有救世之願,而這些俗庸之衆能接受嗎!明知他們不接受而強行去爲之,這也是一種迷惑。所以莫如從心裏放下這件事而不去推究它。除念不推究,誰還有什麽憂慮呢!醜陋的人半夜生子,急忙取燈火觀看,緊張地唯恐其子象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