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莊子——如是說》之《天地》篇(十二)中和道人註釋

(2023-09-02 15:53:47)
标签:

人文/曆史

心性

修行

無為大道

傳統文化

分类: 注释类:
    【原文】
    諄芒將東之大壑[1],適遇苑風於東海之濱[2]。苑風曰:“子將奚之?”
    曰:“將之大壑。”
    曰:“奚爲焉?”
    曰:“夫大壑之爲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吾將遊焉。”
    苑風曰:“夫子無意於橫目之民乎[3]?願聞聖治。”
    諄芒曰:“聖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4],拔舉而不失其能,畢見其情事而行其所爲,行言自爲而天下化,手撓顧指[5],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謂聖治。”
    “願聞德人。”
    曰:“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四海之內共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謂安。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6],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7]。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此謂德人之容。”
    “願聞神人。”
    曰:“上神乘光[8],與形滅亡,是謂照曠[9]。致命盡情,天地樂而萬事銷亡,萬物複情,此之謂混冥[10]。”

   【註釋】
    [1]大壑(音荷):壑本指山谷或深沟或大坑,结水的渊或潭。这里指大海。
    [2]適遇:恰好遇見。
    [3]橫目之民:指老百姓。人的兩眼平行,天下人都一樣,不分富貴與尊卑。作此文者如此咬字。
    [4]官施:設官施令。
    [5]手撓顧指:即手撩顧盼之意。
    [6]怊(音超):悲哀。悵惶之意。
    [7]道:這裏指路。也暗指修行無為大道之道。
    [8]上神乘光:上品之神人,隨光而現。
    [9]照曠:光明虛空之意。
    [10]混冥:指心無爲清淨。

   【譯文】
    諄芒將東遊大海,適逢苑風於東海之濱。苑風說:“你要到哪里去?”
    諄芒說:“要到大海去。”
    苑風說:“去幹啥?”
    諄芒說:“這個大海啊,納百川江河而不滿,盡隨抽取之而不竭。我要去漫遊。”
    苑風說:“先生不關心老百姓嗎?希望能聽到你談談聖人之治。”
    諄芒說:“聖人之治嗎?設官施令得當,依據才能選拔職務,依據實情來處理其事,任其自爲而百姓自然從化,舉目揮手,四方民衆莫不俱奔至於治下,這就叫聖人之治。”
    苑風說:“希望你談談有德之人。”
    諄芒說:“有德之人嘛,心定而無念,行事隨緣而無心計,內心清淨不存是非美惡。四海之內的人都得利益,才叫做愉悅,全天下的人都富足心才能安然。心悵惶時若嬰兒失其母,心恍惚糊塗時若行人迷失了道。財富足而不須探究其富有之原因,飲食豐盛而不須知其來源,這就是有德之人的風貌。”
    苑風說:“希望你談談神人。”
    諄芒說:“上品神人,隨光而現,沒有凡人的粗俗形體,如光照虛空。盡性至命都無障礙,盡天地之樂而無萬事挂礙,世間萬物盡歸其真,這就叫做清淨無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