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保障房任务、央行说保障首套房贷款、越来越多的地方婉转拯救楼市、强硬的调控政策“渐行渐软”,不少有志之士忧心匆匆,认为不坚定调控就会让调控毁于一旦。
放心,我们的总体经济政策不会像08年那样贸然大举改变政策走向,一定是温文尔雅地转变,因此楼市也不会出现很大的救市运动,但是,政策转向已成定局。
一、在逻辑上调控想解决什么问题
最近有人评价房产税说没有达到预期,我认为这种评价有问题,我们当初实验房产税的目标是什么?如果目标不清楚就无所谓预期,这与房地产的总体调控的运行是一致的。
每次调控我们都不清楚要实现什么目的,所以每次调控最终都不了了之。本轮调控开始的时候说是要防止房价过快增长,而后又被绑架为“一定让房价下降”、“让房价达到合理水平”,说不清楚房价也说不清楚合理,仍然等于没有目标。
退一步讲,即使能够说清楚房价、说清楚什么是合理房价,仍然别指望会有什么号结果,因为我们没有达到合理房价的手段,因为房地产正走向一个背离市场过度依靠政府的路径。
二、房地产体制问题的约束
如今,在中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上,“不改革没出路”应该是共识,但是,所有的社会经济问题到房地产这里都要变异为另外一种因果关系,这已经形成了“中国式诡异哲学”。
别的领域不改革就没法儿,而房地产应该是整体经济中存在问题最严重的领域,产权缺陷(如70年的使用权难以操作物业税)、政府垄断土地市场、政府所有权和行政权合二而一、政府的调控水准、房地产企业不成熟、产品结构失衡……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如果非得坚持调控要调出一个什么更好的结果来,显然是缘木求鱼,坚持好结果就会让自己成为怨妇。
三、调控政策缺乏长远考虑
我们的调控不成熟还体现在过于焦躁的心理上,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经济似乎怀着仇恨,使用了很多阶级斗争的语言,这种心理加剧了政策的短时性,很多考量都是没火性的。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所有的政策都恶狠狠地打击投资、炒作,试问这样的政策考量过我们是否需要租赁市场吗?如果若干年后房租上升我们又要面临事倍功半的调控。
最后要指出的是:如今房地产量价齐跌的局面,绝非是单纯调控带来的,经济衰退、紧缩的金融政策所起到的作用更大,限购令的作用没有想象的那样巨大,我不相信如果房地产有很好的投资预期,我们的政策和管理体系有那么强劲的约束力,一个连官体系都制约不了的管理体系,怎能制约了更加庞大的群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