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让保障房更有效率

(2011-03-03 08:24:40)
标签:

杂谈

    相比前几次调控,这次持续时间最长、出招最严厉的调控,大规模地建设保障房成为亮点。

    无论如何,政府动用了行政权力所能的最高能量,例如问责制、任务层层下达、监督实施、资金补贴等等,既然如此,怎样让保障房有效也必须成为我们要关注的事情,否则,“受累不讨好”比调控缺乏直接效果更糟糕。

    在保障房建设中,下面几个问题有可能会出现。

    第一,第一年的1000万套,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在中央的特级注意力下,通过前后借力可能会实现,但是,从规律上讲,目前采取的调控措施具有“项目管理”的特点,当今年的一次性任务完成以后,会出现必然的衰减,这是客观规律。

    就像节假日整治火车站的治安、卫生,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警力、让警察这段时间加班并且更昂奋,节假日目标因此可以实现,但是,过了这个特定时间,因为没有办法持续节假日的做法,终于导致火车站回复原来的状态,很多人因此不满,但总是无可奈何,实际上这是规律。

    有人叫嚣要把调控变成常态,着也是不符合规律的事情,调控本质上就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的特定做法,它不是常规的事情,变成常态时不符合规律的狂躁想法。

    所以,怎样把并保障房制度化,才能避免他的运动性和一次性。

    第二,吸取应付金融危机投钱的教训,短期投入数万亿,带来了一些投资效益的问题。短期内集中建设保障房也要注意避免在集中性投入建设带来的“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导致没有资源的时候有矛盾,有资源的时候矛盾更尖锐。

    第三,保障房没有分配给最需要保障的群体,经济适用房的出租、短期内要求出售是一种佐证,还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与对房价最敏感的阶层、最需要通过调控解决房子问题的阶层,例如城市新移民,他们一般不属于保障房的受惠范畴。庞大的保障房与他们擦肩而过,这个问题也应该政府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