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酒席又是人们的最重要的社交场所,无酒不成席,酒精成为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中国的酒桌文化,主要起到烘托气氛,并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的作用。什么地方的酒桌文化比我们还要麻烦许多呢?
这个地方当然是法国,这不仅仅是因为葡萄酒和法国历史的复杂关系,以及法国人对于生活品质精益求精的传统,还决定于葡萄酒与基督教的特殊关系。
葡萄酒的象征意义在宗教上随处可见,耶稣说:“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父亲是种植葡萄的农民“。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还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这一经典在每次弥撒的仪式上都被想提起,其实在圣经中一共有521次提涉及葡萄酒。对耶稣的门徒来说,酒是上帝之子的鲜血,在圣体圣事等仪式上,葡萄和酒受到教士们的青睐。在中世纪的艺术作品上,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往往被表现成一串压榨机下的葡萄。直到18世纪之前,人们还坚信喝下去的酒会在人体内变成血液。在疾病流行时,所有人都喝酒辟邪。
不仅如此,享誉全球的法餐更离不开葡萄酒,一次法餐可以上很多道酒,甚至隔一道菜就可能换一种酒。上酒的先后次序分的清清楚楚,例如餐前酒,开胃酒,餐酒,餐后酒。吃法国菜耗时极长,用餐也是观察对方耐心和教养的最佳时机。 法国人喜爱葡萄酒并以此为荣,以此为骄傲,如是,葡萄酒才被认为是法国文化的一部分。
在法国,如果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不喝酒,会遭遇比在中国难堪得多的境地,相比法国的这种酒桌文化,中式宴会对于不喝酒的人实在是太宽容了。
喝酒是法式生活的重要标签,在法国,无论是什么原因不喝酒,都需要做出解释。因为醉酒可能导致失态和不适,不喝酒的的人会被认为是性格不好或者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法国人拒绝喝酒会被认为不正常,因为不喝酒违背了“社交基本规范”。在团体中可能遭到嘲笑,羞辱甚至被排斥。“马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罗摩纳格这样指出。
《费加罗报》甚至声称,与法国人社交,不喝酒似乎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斗争,因为喝酒和不喝酒的人之间仿佛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这样看来,不管在什么文化氛围下,开怀畅饮都是专属于最亲近朋友之间的行为。
宓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