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宓卓酒圈网创始人
宓卓酒圈网创始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75,684
  • 关注人气:3,8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受这个因素制约中国无法诞生世界级酒庄

(2018-09-27 10:04:04)
标签:

杂谈

分类: 葡萄酒新闻

   13年前的2005年,中国葡萄酒产销量正式进入世界前十名榜单,2010年,中国葡萄酒产量超过100万吨跃居世界第七,当年前六名为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智利、南非、德国三个国家紧随中国位居8-10名。2016年中国的葡萄酒产量已经达到130万吨,超过智利位居世界第六。按照中国葡萄酒市场年均10%以上递增的速度判断,进入前3只是时间问题。数量上去了,中国葡萄酒质量也应当有同步提高,对比前10名榜单甚至10名之外的新西兰、阿根廷等国,均有百年以上的葡萄酒酿造历史,每个国家都拥有百年历史的葡萄酒名庄,中国葡萄酒行业尚缺乏白酒行业茅台、国窖这样的顶级品牌。  

    中国同时还是是世界第一大葡萄生产国,葡萄年产量达1500万吨,其中99%做为鲜食葡萄吃掉了。不同于中国,法国99%的葡萄产量用来酿酒。虽然有这么大的基础产量,我们仍然认为,不止是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都难以出现世界级葡萄酒名庄,制约因素在于中国目前的土地所有制度,造成葡萄酒庄主和土地所有者的二元割裂。顶级葡萄酒名庄诞生的首要条件是酒庄的主人同时也要是土地的主人,庄主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葡萄,才能保证葡萄果实的品质。种葡萄的人亲自酿酒如是至少历经数代人的努力后,方可获得高品质的葡萄和葡萄酒品牌。酿造好酒的先决条件是土地上收获的葡萄果实要有高尚的品质,例如澳洲的奔富,美国纳帕的鹿跃庄,无不是从爷爷辈以上,就扎根葡萄园励精图治,半个多世纪以后,才有条件收获一个顶级品质和口碑的葡萄酒品牌。而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使得酿酒的人亲自种地成为一种奢望。


受这个因素制约中国无法诞生世界级酒庄


    葡萄酒和白酒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葡萄酒工艺相对简单,葡萄酒的品质十分依赖于葡萄果实的质量,风调雨顺的年景,酿出的葡萄酒液格外甘醇,夏秋季多雨闷热的年景,不仅需要多施农药,果实成熟度亦往往不足,这就是所谓葡萄酒好年份坏年份的由来。坏年份的大部分果实不可以酿酒,只能低价售出制作酒精。同样,顶级葡萄园的土壤,需要几十年精耕细作,不断改良,法国梅多克的名庄庄主,爱惜土地如同爱惜眼睛一样。再举个例子,为了保证充足的光照,有顶级葡萄园葡萄藤植株密度是4X2.5米,普通葡萄园做到2米X2米已属不易,高密度的可达1米X1米。澳洲顶级果园可以做到株距间隔4米,在中国的大部分葡萄园,葡萄只追求产量要按重量出售,株距一般在1米以内,果农也不存在改良土壤提升葡萄品质的明显动机。

    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果农并不拥有土地,一般只拥有承包权,西北的团场连30年承包权都没有,基本上所有的葡萄园都在按重量出售葡萄,能做到按照等级4元5元6元不同单价售出葡萄已经是不错的了。顶级葡萄庄园酒庄主务必自己拥有葡萄园的土地,果农必须懂酒且亲自酿酒,才能持续保证葡萄酒品质的稳定和高质量,这在中国现阶段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长城张裕旗下的顶级葡萄酒原酒有的来自境外自己收购的高品质酒庄,有的来自境内和果农签立长期收购合同的葡萄园,这种长期收购合同的约束力和对品质的保障同样不够充分,这是两大国产品牌的硬伤。当然有个例外是怡园,中国葡萄酒行业异军突起的新秀怡园酒庄,高盛离职的父女二人在山西太谷县承包了大面积荒地,从零开始打造的一个高品质葡萄酒品牌,怡园酒庄并不持有自己的葡萄园,在目前的法律条件下,签订了长期土地承包合同,这已经是目前土地制度下的极致了。

    我们当然希望中国葡萄酒行业向好,希望发动葡萄酒爱好者建言,在土地国有的大前提下,怎样打造百年名庄? 

受这个因素制约中国无法诞生世界级酒庄

宓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