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梭杆菌常存在于人的口腔之中,可引起人的口腔感染、肺脓肿或胸膜肺部感染,偶尔可见在尿道感染之中,因此其存在对于众人而言并不陌生。
2、问题如何被发现
来自于哈佛的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在癌症转移的患者中,其肝脏和结肠中拥有相同的细菌菌属。而相对比之下,那些没有转移的结肠癌患者和肝脏肿瘤的患者中,也同时没有这种细菌菌属。
这一发现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为什么只有转移的癌症患者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细菌到底和癌症转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围绕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试验。
3、实验证实
为了验证这细菌和癌症转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研究人员将人类患者的肿瘤植入到健康的小鼠体内。研究人员发现:携带细菌的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驻扎并且很快的繁衍开来。而作为对照组,没有细菌伴生的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增长得到了控制!
而这个细菌就是核梭杆菌!而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使用可以杀死核梭杆菌的抗生素来杀死细菌,真的可以遏制小鼠结肠癌的发展!
4、这也许为癌症治疗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在此之前,人们已经认识道,细菌似乎可以和肿瘤细胞一起转移到一个新的部位,然后在新的地盘驻扎,并且最后成长为新的肿瘤。而这项研究表明:至少在结肠癌的发展过程中,核梭杆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这是癌症治疗的一小步,但是当我们发现细菌真的在癌症转移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尝试着杀死这些和癌细胞“共生的细菌”,从而达到癌症治疗的目的。
当然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找出在更多的肿瘤转移患者中,是否存在着不同癌症相伴生的细菌。
摘自《转化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