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2012年统计的预期寿命为83.6岁,远远高于美国的78岁,也高于英国的79.9岁。三国饮食习惯基本相同,饮食都以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法国人的平均胆固醇含量还高于英美。造成死亡率差别主要原因在于法国的心血管发病率奇低,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心血管疾病控制系统——“莫尼卡项目”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法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其它西方国家,尤其是比英国人和美国人要低得多,其标准人群(35~64岁)中冠心病的死亡率男性约为英国的1/2,为美国的1/4;女性约为英国的1/3,为美国的1/4。
不仅如此,整个地中海沿岸国家如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都大大低于其他欧洲国家,这个现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被称为"地中海现象",或者"法兰西悖论"。(French
Paradox)
研究人员发现,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葡萄酒和橄榄油的消费量远远高于其他欧洲国家。而正是葡萄酒和橄榄油中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对于心血管保健起了关键作用。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有白藜芦醇、原花青素、单宁等,都是大名鼎鼎的抗衰老物质,同时被证明从两个方面对血管有着以下不可替代的保健作用。
第一,多酚类物质可以防止血管老化,血管壁不易形成硬化斑块。
第二,多酚类物质可以扩张松弛血管,加速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
味道苦涩的多酚类物质集中存在于葡萄皮和葡萄籽中,葡萄皮越厚,含量越高。欧洲人本来就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恰恰在盛产最艰涩厚重葡萄酒的意大利撒丁岛,有着欧洲最多的百岁老人。

葡萄酒最重要的健康成分是白藜芦醇,有以下三方面益处。
1、心脏和脑保护效果
研究显示10μM的白藜芦醇显示出明显的心肌保护效果。因为诸多体外研究显示白藜芦醇是过氧化自由基的一种潜在清除剂,它具有一定的心脏保护效果,可能是由于它的清除过氧自由基活性的缘故。相同研究显示,白藜芦醇与局部缺血诱导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白藜芦醇预处理可减少室性心动过速(VT)以及心室原纤化(VF)的发生以及持续时间。研究把白藜芦醇的保护心脏的效果和抗氧化活性相联系。另外在Long-Evans鼠中也显示白藜芦醇可有效地抑制大脑缺血引起的梗塞尺寸大小。其最低有效浓度为10-7g/kg。由此可见,白藜芦醇也是大脑神经的一种潜在保护剂。其作用机制也可能是通过它的抗氧化活性来实现的。
2、调节脂质及脂蛋白代谢效果
有关白藜芦醇的调节鼠脂质代谢效果,早在20年前就有人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Goidberg等使用肝癌细胞进行实验,观察到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不断加大细胞内癌细胞的浓度明显地逐渐下降。而且,胆固醇酯以及三甘油酯的分泌速率也明显下降。该研究意味着白藜芦醇具有潜在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效果,因为LDL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一个因素。此外,Laden和Porter研究还发现白藜芦醇特异地抑制了人角鲨烯(squalene)单氧合酶,后者是胆固醇生物合成中的一种限速酶。这种抑制作用是一种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由此可见,白藜芦醇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效果可部分地用他对内源胆固醇生物合成的抑制来解释。
3、血管松弛效果
白藜芦醇可不分地拮抗从豚鼠中分离的气管的收缩作用,槲皮酮以及反式-白藜芦醇能促使完整鼠大动脉预收缩的内表皮产生一种由NO-调节的松弛效果,而且反式-白藜芦醇还可诱导裸露大动脉的一种与NO-无关的松弛作用。为了进一步揭示白藜芦醇的血管松弛效果的作用机制,科学家探讨了白藜芦醇对脐静脉来源的内表皮细胞的Ca2
激发的K -离子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明显地增加由Ca2 激发的K
-离子电流通道,而且与浓度相关。通道的增加会相继地激活内表皮的合成酶。进而释放出NO,而起到对血管内表皮的松弛效果。可见,白藜芦醇对内表皮细胞中通道的影响可能就是他的血管松弛效果的一种作用机制。
多酚物质(Polyphenols)另一大关键作用,在于抵抗人体衰老的过程。多酚富含强有力的抗氧化成分,包括白藜芦醇(resveratrol)、单宁(tannins),花青素(anthocyanins)、儿茶素(catechins)、槲皮黄酮(quercetin)等。波尔多大学的研究人员199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葡萄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
人体肌肤老化的根源,主要是因为紫外线、空气污染、工作疲劳和生活压力使人体产生过量的自由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会导致肌肤产生皱纹、斑点、暗沉、松驰、干燥等现象。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自身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逐渐降低,从而逐渐衰老。肌肤抗老化其实就是一个抗氧化、抗自由基的过程。从理论上说,来自葡萄萃取物质的“红
葡萄酒面膜”、“多酚护肤乳”包含有大量抗氧化分子,应该可以有效地抵抗自由基的伤害,延缓肌肤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