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狗狗者说
(2013-07-10 16:27:54)
中国人最被西方人不能接受的饮食习惯,一个是吃狗肉,另一个是吃下水。为什么会是这两样呢?
和老外聊美食,如果涉及狗肉的美味,每每会招致鄙夷的目光。作者既不养狗,也不好吃狗肉。在这里做一个另类的分析,不一定正确,权当饭后谈资吧。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纵观动物界,除了几个小类的品种,如海豚等,能如狗狗这般忠义的,几乎是孤例。对主人的忠诚,对主人的情义,深深的打动了西方人。使他们实在不忍在餐桌上大啖狗肉。对于粤人吃猫肉的习惯,西方人远没有这么蔑视,猫猫没有狗狗忠诚。为什么中国人就能下这个狠心吃掉狗狗呢。
酒圈网这样分析,作比较文化研究的朋友,发现有一个汉字”义“字在西文里找不到对应的单词,这个义是哥们义气的义,桃园三结义的义,不是一般的情义,也不是仁义。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生存需要集体精神,需要互助。而朋友、父兄、君臣之间的义,是集体行动的纽带。所谓少不读《水浒》,义是利他的。义有助于维系农耕文明的社会关系,义的精神,数千年来被历朝历代统治者和宗族社会一致推崇、神化并发扬光大至今。两千年前,伯牙叔齐忠于前朝,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中。春秋战国程婴的《托孤救孤》的义举,尔后三国时期桃园三结义,关云长义释曹孟德,关公因为义成为圣人。《野猪林》鲁智深解救义兄林冲一幕总让热血少年热泪盈眶,近的有朱自清不吃美国面粉因营养不良在解放前夕病死。义是儒家道德最重要的重要元素,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义在中华大地上,俯首即是,那么中国人对于狗狗的忠义,也就见怪不怪了。
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商业文明,重个体轻集体。义气是不存在的,海盗们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不敢入睡,怕入睡后成为别人的食物。西方人对狗狗罕见的忠义精神,自然格外珍惜,绝不能容忍滥杀人类最好的朋友。
柏杨说五千年中华文明是酱缸文明,奴化文明,奴才精神比比皆是。西方人行乞不用下跪,西方历史上没有宦官这种奴才专权甚至没有宦官的设置。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奴才,吃狗狗就是吃我们中国人自己,这么说能否成为今后爱食狗肉者的一个借口呢。亚洲儒家文化圈,越南人吃狗,韩国人吃狗够更甚,大和民族是否爱吃狗肉酒圈网没有考证。是不是朝鲜民族比汉民族更具备义的精神呢?至少韩国人在独岛之争中,断指,切腹,比我们来得激烈。不像我们这般把抗日娱乐化,当然,我承认,中国人比邻国更具备宽容心。
我们另一个陋习是吃下水,这更是没办法的事。在和中国面积相当的欧洲,数千年来一直生活着我们数量三分之一人口的民众,那片土地,没有沙漠,没有戈壁,没有高原,可耕种面积和地表淡水,都数倍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是食物匮乏的,什么都吃成为必然结果。不像欧洲,德国人下水只吃到猪腰为止,法国人吃到鹅肝,不再往下发展。我承认我也爱吃下水,近来因为惧怕胆固醇才少吃。但是这个喜好在老外面前是不敢流露的,他们看来,吃下水是下等人的习惯,万万不能接受,我不想解释,但也不想做什么改变。
改革到了攻坚阶段,需要民众去掉一些奴性,因为这个,提倡或不提倡吃狗肉,都可以接受。否则,我吃我的,爱狗狗者爱自己的狗狗,要搞成什么狗狗节确实有点过了。
作者为酒圈网创始人宓卓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