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古典材料现代解读

(2008-05-13 12:40:09)
标签:

作文

古典

材料

现代解读

教育

分类: 阅读/写作

作文·古典材料现代解读

胡锦珠/整理

 

   童庆炳教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8第2期)中撰文《漫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说:“ 中国古典的作品,只要是优秀的,经过教师的阐释,就必然会具有某种现代意义。根本的问题是,对于古代的作品必须而且也必然要进行现代的解读

   《2008年台湾地区学测国文科试题分析》(林明进,《语文学习》08第4期)说台湾试题特色是,从生活中取材,大量撷取流行文化与日常生活化素材入题。例如:选择题第9题选取蔡志忠漫画《庄子说》来包装文化;18题引用流行歌曲歌词,考查化实为虚的写作技巧;22题化用电视节目“超级星光大道”的人名,以谐音方式出现,作为书信格式的情景。此外,张爱玲《色·戒》的原著也成为考题。——在把握测量目标的原则下,大量汇集流行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入题,增加了灵活性、趣味性。

这里特别强调借用一下林明进老师对台湾试题的分析,供参考。

    看看“二、应用写作”这道题:

    题目:阅读下文,试以楚国、齐国或第三国记者的身份,择一立场报道此事件,不必拟新闻标题。文长限250-300字。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解析]:题目要求以三国记者的身份,选择一个立场报道,所以内容将会因为不同国家的立场而有所差异。因此,下笔之前,要先确立记者所属的立场,才不会有自相矛盾之虞。

    (一)楚国的立场:从楚人与楚王的行为来看,原本打算羞辱晏婴,所以在新闻报道的处理上,至少可以有两种考虑:(1)因为反遭晏婴羞辱,所以新闻报道的角度可以采取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的处理手法。(2)也可以考虑对晏子身材矮小的事实加以渲染。

    (二)齐国的立场:晏婴代表齐国出使楚国,却受到恶意的羞辱,至少也可以有两种思考:(1)晏婴对答如流,机智巧妙,顺利完成外交使命,所以写报道的构想可以定位在外交的胜利。(2)也可以强化晏婴受到羞辱之事,以凝聚齐国人同仇敌忾的心,甚至可以以提出强烈抗议来进行报道。

    (三)第三国的立场:最好以超然、客观、平正的立场,当作一则国际新闻来进行报道,强调国与国之间应互相尊重,笔调要公正,不能有所偏颇。

    要先思考并确立自己写作的立场,究竟是要选择客观理性的报道,还是选择称赞晏婴的机智反应,抑或选择同情楚国的难堪,要明确果断地定调,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写作,才会比较有优势。

    综合来说,新闻写作,贵在忠实地陈述事件的始末,报道者不能自行变造或改异。一般应注意人、事、时、地、物齐备,可是就本题来说,由于考生不一定清楚时代背景,所以只需要具备人物、场景、事件三者。在人物方面,当事者是齐、楚两国,主角是晏婴;在场景方面,事件发生的地点是楚国都城;发生的具体事件,是齐国使者出使楚国,两国发生两次冲突:其一是楚国以开小门羞辱晏婴,其二是楚王讽刺齐国无人。对齐国而言,晏婴身为外交使者,两次均能以机智的辩才维护国家与自身的尊严;对楚国而言,则是两度有意制造事端却自取其辱。如果选择齐国的立场,写作上应该比较容易;如果选择以楚国的立场进行报道,难度似乎比较高,措辞选材都必须审慎谨严;如果从第三国记者的角度切人,比较有利于持平客观。无论考生选择何种立场,都须注意报道的视角要清楚,叙述的观点要首尾一致。写作的内涵既然是仿真记者报道,因此叙述事件、表现情境时,必须立求具备临场感,用语要精准、简洁、清楚

    参考范例(一):齐国立场(林执中)

    新闻快报:现在记者在楚国都城,我是特派记者○○○,为国内观众插播一条重大新闻。我国外交官晏子出使楚国,本台记者全程采访。楚王贵为一国之尊,竟百般羞辱我国使巨,企图矮化我国尊严。但在晏子巧妙的应对之下,反将一军,使楚王无地自容。

    使者往来,有一定的国际礼仪。我国派遣首席外交大使到楚国,也算是对楚国礼敬有加,没想到楚王竟然企图为难我国特使,实在是不智之举!不但以晏子的身高作文章,以狗门令其进出,极尽羞辱之能事,而且对我国十分不友善,可谓机关使尽,要知道人矮志气高,我们为晏子加油,也为楚国的无礼行径抗议!

    现场要向国内报道最新消息:“面对楚王的冷嘲热讽、蛮横矮化,晏子非但不露愠色,还温文儒雅地以礼反击,强调齐国以外交官的贤不肖来搭配盟邦,我最无才,所以使楚!”这种泱泱大度,借力使力,巧妙还击,使楚王自打嘴巴,而且不伤自己的尊严。楚王在国际间闹了个大笑话,晏子也为齐国赢得了尊严,真不愧是我国第一外交官!让我们大家为晏子竖起大拇指。以上是○○○在楚国的现场报道。

    参考范例(二):楚国立场(熊良钧)

    思齐电视台现场报道:齐国袖珍大使——晏子出使我国擦枪走火的行径,带给我国重大的震撼,他不但嘲讽了我国人民,更在朝廷上公然羞辱我国,他的行为实在有损两国关系。

    今天齐国大使晏子来到我国,拜见我国君王。进门时,我方一方面为求方便,一方面希望制造幽默效果,特地为今日来访的晏大使辟建精致小门,想给他一个惊喜,没想到晏先生相当不领情,一见门便指责我们外交部这种精心巧妙的设计,是矮化齐国的国格,并且十分在意他的身高问题,这是我国始料未及的事!现场状况是这样的:

    晏先生见到我们国君时,大王谦虚地揶揄了我们楚国自己,问晏婴先生:“齐国人才济济,何必派遣像先生这样的人来出使我国呢?”想不到蜚声国际的名士—晏婴先生,竟然勃然大怒、当场发飙,出言十分地不逊,把大王的谦虚当做笑柄,狠狠地损了我们大王一顿,并因此而得意不已!全国的观众,一个原本期待热闹轻松的外交聚会,竟然变成有心较劲的结果,这是我们不乐意见到的事件,当然这刚好给外交部一个省思的机会,“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以后要思虑周密,避免这种弄巧成拙的尴尬场面。我们也借这个机会向齐国呼吁,不要因为这个误会,扭曲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以上是思齐电视合的特别分析报道。

    参考范例(三):第三国立场(林大钧)

    国际新闻特别报道:大方电视台○○○国际现场报道:分别割据中原东北方与东南方的两大诸侯国,齐国与楚国外交陷入冰点!根据楚国皇宫发言人指出,数月前,齐国派遣晏婴使楚,楚王因晏婴身材矮小,两度欲羞辱晏婴不成,反遭讥讽,两国关系进入紧张的情势。

    据了解:齐国使者晏婴入宫时被要求自侧门进入,但他以一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让楚国傧相无地自容;晋见楚王时,楚王以齐国派晏婴担任使者暗讽齐国毫无人才,岂料晏婴以“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毫不留情地予以反击。有小道消息指出,楚王气得满脸胀红,急传医生为之降火。

    国际情势分析专家○○○指出:晏婴漂亮地捍卫齐国的尊严,然而如此尖锐的语言,只会使两国更加交恶,晏婴这种毫不留情的说法,或者说义正辞严的态度,令人怀疑是晏婴语言不当或是齐国已经作好开战的准备?两强相争,必有伤亡。楚王与晏婴的言词龃龉,可能不只是单纯的口舌之争,我们已嗅出烟硝味,对于诸侯各国之间的冲突的可能性,希望政府审慎以对,并且做最好的应变机制。

   

另外“三、引导写作”也充分联系现实生活:

    题目:虽然时光一去不返,但人们偶尔还是会想象回到过去。有人想象回到从前去修改原先的决定;有人想象回到事故现场阻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有人想象回到古埃及时期,影响当时各国间的局势;有人想象回到战国时代,扭转当时的历史……

    请以“如果当时……”为题(删节号处不必再加文字),写一篇文章,从自己的生命历程或人类的历史发展中,选择一个你最想加以改变的过去时空情境,并想象那一个时空情境因为你的重返或加入所产生的改变。文长不限。

 

    [解析]:首先要先认清题目要求的限制,是要求想象自己回到过去某个时空的情境中,并想象那一个时空情境因为你的重返或加入而产生的改变。在立意、构思、选材上,可以小至自己的生命情调,或者大到家国社会,甚至人类的历史发展等等。

    (一)如果要选择历史事件作为写作的切入点,考生要先衡量所写历史的事件、场景、人物是不是精准无误,万一时空错置或者张冠李戴,反而会成为致命伤。这种思考策略的优点是取材丰富,缺点是存在着误解历史真相或扭曲价值的风险。

    (二)如果选择从个人的生命经验出发,必须先对过去的时空作简要的交代,让人能明白领会改变前后的对比,进而凸显自己扭转乾坤、开创时局的能力。这种思考策略的优点是故事容易真实感人,缺点是考生生活经验不足,情节组织生涩,比较容易流于平淡贫乏。

    参考范例:

                                    如果当时……

                             台北市建国中学三年级  颜竹佑

    午夜时分,在这个静得吓人,连星星都睡着的夜里,伴着我的,只有一弯明月,和台北这泱泱大城不寐的灯火。

    天下星,屋中人,人前书。书中记载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过往—楚汉相争。而这一切的一切,要从一位血性少年开始。

    项羽,一个重瞳的奇男子,见秦王微服出巡,掀起心中万丈的波涛,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语。在这世上,似乎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挡住那属于他的骄傲与理想。

    然而,远方一声“大丈夫当如是也”的声调划过天际,宣告着两人之间的时代就此展开。刘项注定要与自己的抱负共存亡。

    从领袖江东、火烧阿房,一直到鸿门大宴,项羽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孰料只因一时的迟疑,竟致纵虎归山,赢家的棋变成输家的棋。

    局势直转而下,上天似乎不站在楚这一边。在垓下四面楚歌的绝境里,项羽沉痛唱出“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的千古绝唱。身畔虞姬,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在一声声咏叹调中,结束自己短暂传奇的一生。

    乌江的壮烈,使项羽在历史洪流中从此画下句点。

    掩卷,我叹息。蓦然间,我瞥见了书末的一段文字,那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我想,如果项羽能包羞忍辱,卷土重来,胜负还在未定之天。凭着他初出江东人唯八千的意志,我相信,上述文字会加上一句:“项籍有志有恒,终成大业。”

    如果当时,我能参与这段过往,定会使项羽拾回那属于他的自信,拓展雄图,实现理想,写下历史万古不朽的新页。

    如果,曾有那么一个当时……        

 

[链接]   历史的层次(叶帆)

        漫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

        2008年台湾地区学测国文科测试题

        台湾的高中怎么教语文

        浅思维的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