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书评 |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分类: 拙作 |
分类: 释疑/解惑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分类: 阅读/写作 |
【考题】
自定立意,自选角度,写一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例文】
分类: 释疑/解惑 |
分类: 释疑/解惑 |
【“朱自清先生有一阵披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金岳霖先生》】
分类: 释疑/解惑 |
“孤烟”,是“烽烟”吗?
龚清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佳句。两句十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分类: 文艺精评 |
标签:
转载 |
分类: 音画时尚 |
分类: 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