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数据观股
数据观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77
  • 关注人气:1,0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学毅:中国养老金投资须补三块“短板”

(2014-10-10 18:24:06)
标签:

财经

养老金

市场化

稳定收益

赵学毅

分类: 股票

     赵学毅:中国养老金投资须补三块“短板”

    仔细对比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养老金体系,笔者发现了三个共同点――市场化、专业化以及稳定收益,而这恰恰是我国养老金的三块短板。

    澳大利亚三支柱模式结构合理,保障充分、可持续性良好,被视为养老金体系建设的典范。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中,超级年金和个人退休账户采取基金积累制,其基金运作管理高度市场化,做到了专业化分工、分散化投资、审慎的政府监管。也正由此,自墨尔本世界养老金指数排名以来,始终位居前列。相对于澳大利亚,我国应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加快发展第二支柱性质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责任共担的养老金体系。

    中国香港,根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特色,以强制积累和市场选择为核心,着力打造香港养老保障“第二支柱”,强积金计划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参保人的资产获得了保值增值,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诚然,香港的情况与内地有诸多的不同,但其立足实际,尊重规律,依托资本市场建立养老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对仍在努力探索的内地养老保障制度及投资运作模式来说,香港经验无疑很有借鉴意义。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我们需要倡导市场竞争,提高运作效率;同时,我们还需要更新理念,调整运作方式。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运作管理方式也独树一帜,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管理模式,体现了市场化和专业性特点,公积金投资同样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回报,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而我国内地,未来30年老龄人口将呈现加速增长态势,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国情,我国的养老金缺口也颇受争议。现行体制下近5万亿元的养老金只能进行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机会成本很高,隐性损失巨大。我国养老金运作需要市场化,需要专业化,更需要持续稳定的收益率。

    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向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新加坡学习,将具有一定相似属性的资金,尤其是长期结余的资金,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投资运营,减少管理成本,发挥规模效应。只有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市场化运作,才能实现保值增值,既能助推资本市场发展又能稳定社会经济的繁荣,可谓“一箭双雕”。

    诚然,市场化必然倒逼政府管理上的改革。在养老金运作管理中,政府可否放手,既不参与基金的具体管理,也不就收益提供任何保证,只提供谨慎性监管。在兼顾安全与效率目标,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投资管理制度。如此一来,补上三块“短板”指日可待,盘活数万亿元“休眠”的养老金也不在话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