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业务 敦促试点券商强者恒强(附股)
(2010-03-27 14:55:57)
标签:
融资融券试点券商创新业务中信证券光大证券 |
分类: 股票 |
2010年随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的推出,证券行业将经历一次深刻的变革,券商股们也将会重现2007年时的风光。有分析师甚至指出,对于创新业务可能给证券行业所带来的变化:“请插上想象的翅膀。”而一批创新业务占比较大的券商,极有可能在2010年表现为强者恒强。
创新业务无疑是2010年券商行业的最大利好。2009年下半年券商争先恐后通过各种方式融资,很大程度上也是为创新业务未雨绸缪。正所谓“手中有钱,心中不慌”,手握巨资的券商们在传统业务的扩张上也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这也是众多市场人士看好2010年券商股表现的另一个理由:传统业务依然能够稳步增长。
赶上融资融券“首班车”的券商公司前期已经对融资融券业务进行了周密的筹备,并且制订了融资融券实施方案,接下来,这6家公司还会根据新的业务规则进行补充完善,所有有关融资融券业务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对于试点券商来说,办理工商登记变更,并在变更后将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换发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成为重中之重。获得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只有在取得了新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后,才能及时启动融资融券业务。3月22日,沪深两交易所发布公告,自3月23日起接受试点会员融资融券交易权限申请。6家券商均表示,目前融资融券业务的准备工作已经万事俱备,开展该业务已经箭在弦上。其中,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都争相宣布已经可受理融资融券开户,并于24日首次接受投资者的开户申请。
“对于我国整个券商行业来看,融资融券这一创新业务的推出,或将会导致证券公司的新一轮‘洗牌’”,业内人士对此表示,“随着融资融券的推出后,证券公司之间的利益格局将会重新分配,升级成为新的游戏规则。如此一来,将会有更多人参与到这个市场中,增加对中国的投资。”
资深策略分析师梁福涛则看到了新业务为券商带来的收益:“创新对资本市场意义重大,也必然是未来券商一个重要的新的盈利点,抢占先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从长期趋势看,融资融券的推出,给了那些在总体资产规模大、资金规模实力强的公司在业务上占有绝对的优势。”预测数据显示,融资融券在全面推出后,能使市场交易量增长30%左右,这给券商带来的利好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对于大券商而言更是获益匪浅,强者恒强很可能成为这场博弈的最终结局。
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看到了这场繁华的背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李永森教授认为,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尽管从整体业务上看有一定的好处,但伴随着各项创新业务加速推出,券商的合规风险会有所上升。
融资融券业务到底对券商影响多大,我们可从已推行融资融券业务的海外市场中得到经验。
日本在1951年6月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该项业务推出以后,股票市场的换手率从1950年的34.34%大幅攀升至1952年的78.47%,市场交易量也从1950年的499.5亿日元大幅上升至1952年的3522.13亿日元。我国台湾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以1980年复华公司正式独家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为标志。从短期影响来看,该项业务推出以后,股票市场的换手率从当年的81.49%上升至1981年的99.52%,而市场交易量也从1621.13亿新台币上升至2092.17亿新台币。
显然,在证券金融公司和转融通环节建立之前,融资融券业务可以提高现有存量资金和证券的周转率,从而活跃市场交易气氛和增加交易量。市场的快速活跃及交易量的提升,从而有利于增加证券公司的经纪佣金收入,有创新资质或经营能力强的券商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相关券商股的业绩提升,也有利于提升其对应的蓝筹指数基金的估值水平。
从二级市场上看,尽管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推出有利于券商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但相关利好已经体现在当前股价中,股价短期难有上佳表现。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3月26日,券商股总股本加权平均收盘价为24.22元,与年初24.46元的平均股价相比,下跌0.97%;而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下跌6.63%。显然,在融资融券预期下,券商股整体表现抗跌,其中光大证券、华泰证券股价逆势上涨3.1%、2.94%。从市盈率上看,券商股总体加权平均市盈率为35.9倍,与两市全部A股29.45倍的市盈率相比,已明显高估。华泰联合认为,从业绩来看,传统业务向下,创新业务向上,券商股总体净利润预计较2009年小幅回落;估值方面,受制于2010年券商上市标的增加、货币政策从紧、美元回升等导致的国内流动性趋紧等因素,整体估值存在下行风险。业内人士认为,融资融券开展初期,由于证券公司只能以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因此融资融券规模有限。但从中长期看,融资融券可以较为有效的提升券商的业绩。
齐鲁证券认为,后期看好受益于创新业务的大券商。个股选择上,3月份齐鲁证券继续推荐受益于创新业务的大券商,如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和光大证券。
明星个股
中信证券 创新业务首批获益者
作为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中信证券也将成为创新业务的首批受益者。随着创新业务的发展,经纪业务收入在公司的业绩贡献中占比越来越低,创新业务将成为提升公司业绩的主要动力。
在证券行业中,中信证券具有好几个第一:净资本第一、2008年度净利润第一、经纪业务份额市场排名第一、控股的华夏基金在基金管理公司领域的管理资产规模第一、直投业务资格获批较早且业务规模最大。
中金公司指出,从收入构成来看,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1%和17%,基金公司和投行收入占比分别为19%和10%,盈利模式是所有上市券商中最优的。而雄厚的净资本实力将使公司在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领域率先建立竞争优势,分享第一口蛋糕。
2010年1月13日公布2009年度业绩快报:每股收益1.35元,每股净资产为9.29元/股,净资产收益率为14.54%,实现营业收入2196766万元,同比增长24.05%,净利润895,903万元,同比增长22.64%。
融资融券业务:2010年3月公司已完成融资融券业务的工商、监管报备工作,自3月24日日起,公司正式开始受理投资者的融资融券业务申请。根据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实施方案》,试点期间,在公司申请从事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开户时间应不少于18个月,账户资产总额不低于50万元。
经纪业务:经纪业务积极推动营业部由单一代理职能向代理和销售双重职能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9年上半年代理股票基金权证交易额共计3.97万亿元,同比增加19.70%;代理债券交易额581.12亿元,同比增加18.25%,公司经纪业务合并市场份额为8.04%;截止2009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营业部数量200家。
东方证券认为,中信证券股价隐含19倍2010年市盈率,维持“增持”评级。假设:2010年A股市场日均成交量同比增14.7%至2500亿元、公司股基权佣金费率下滑10%至0.113%,融资融券投入130亿元,由此预估2010年净利润96.2亿元,每股收益1.45元,同比增7.3%。目前股价隐含19.1倍2010年市盈率,明显低于同行大中型券商25倍-30倍2010市盈率的估值水平。
英大证券认为,在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已近在眼前的背景下,中信证券的投资价值将日益凸显出来。在估值优势和新业务的催化之下,公司股价有望迎来一次反弹行情。近期关注券商板块的交易性机会,有望进入首批融资
2009年年报披露:2009年,公司经纪业务完成股票、基金、权证、债券总交易量34079.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40.93%,利润总额26.73亿元,同比增加51.16%;主承销金额合计39.83亿元,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股票投资业务全年总体平均成本收益率72.77%、平均资金收益率75.78%。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3.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29.5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6.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6%。
增加融资融券业务:2010年3月23日公告,证监会核准公司变更业务范围,增加融资融券业务,公司经营管理层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或调整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模,试点阶段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
综合类券商:经过12载的发展,公司不断增资扩股,已成长为行业内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型综合类券商,还是中国证券业协会评选的国内首批3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主要业务实力均居业内前列,2010年1月证监会核准公司在上海等地设立5家证券营业部。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布的交易量数据,2009年公司股票基金交易总金额位列行业第10名。
期货经纪业务:2009年获准筹建6家期货营业部,其中3家新设营业部已正式营业。截止2009年末,光大期货客户保证金总额达到13.22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营业收入6976万元,同比增长135%。
国都证券认为,考虑到2010年市场可能为反复震荡的平衡市,国都证券下调2010年日均交易假设,基于2010年、2011年日均股票交易额2100和2300亿元,预计公司2010、2011年业绩分别增长-13.5%和13.9%,每股收益为0.72元和0.81元,2010年动态市盈率38倍,市净率为4.1倍,估值处于偏高水平,已反映创新业务溢价,给予公司短期中性-长期A的评级。
东莞证券认为,预计光大证券2010年每股收益0.87元,每股净资产6.96元,对应目前股价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31.00倍、3.87倍;2011年每股收益1.17元,每股净资产7.94元,对应目前股价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22.96倍、3.39倍;预计随着今年创新业务的出台和推广,公司较高的创新业务收入弹性将兑现为公司实际收益,因此东莞证券给予光大证券“谨慎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