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地区业绩优良且成长性强 西部地区发展积极具有强赶超能力
中小板业绩凸显两大区域性特征
北京、湖北省、上海、河北省等五地区中小板成长性最好
文/赵学毅
中小板上市五年以来,其每股业绩明显跑赢两市主板,且成长优势十分突出。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业绩的绝对优势和公司所在区域有着密切关联,北京、湖北省、上海、河北省等地区后备资源丰富的中小板成长性最好。
越来越多的各地政府已经意识到利用资本市场,可以提升地方经济竞争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少省(市、自治区)政府领导在亲自参加新股上市仪式的同时,还带领一批当地拟上市公司到深交所考察学习。据本报最新统计,中小板公司分布在浙江、江苏、深圳、山东等27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区域广泛,且重点分布在江浙一带。其中浙江中小板公司最多,有55家;江苏次之,有33家;深圳、山东、广东则分别有26家、21家、18家,跻身前五名。另外,福建、广州、安徽、上海等四省市均有10余家中小板上市,“东部多中西部少”的特征十分明显。不过,深交所正努力挖掘西部省份的上市资源,对于上市数量尚未实现零的突破的地区,亦正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当地情况的培育工作规划,选择重点拟上市企业进行重点服务,力求“以点带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在业绩成长性方面,各地区中小板有着不同的进度,我们对各地区中小板公司近三年的平均业绩做了对比,发现北京、湖北省、上海、河北省等地区中小板公司业绩成长性最好。
数据显示,2008年中小板公司平均净利润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净利润为72002.83万元,与2007年相比增加55.2%,而2007年的净利润增幅业高达17.5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河北省、上海、浙江省、湖北省、山东省、北京等八大地区中小板公司的平均净利润均超过亿元,年增长率也远远超过20%。按中小板公司平均净利润增幅排行看,
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三大地区稳居前三甲,公司平均净利润增幅分别为79.96%、55.2%、45.96%;湖北省、上海、河北省三大地区紧随其后,中小板公司平均净利润增幅均超过30%;另有陕西省、浙江省、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区中小板公司平均净利润增幅均在20%以上。中小板公司净利润连续两年增幅超过30%的地区有四个,分别是北京、
湖北省、上海、河北省。可以说,这四个地区的中小板公司成长性最好。
分析显示,中小板业绩区域性特征有两点:
一是我国东部地区上市公司业绩优良,成长性强。2008年基本每股收益超过1元的20家中小板公司中,山东省和浙江省分别占据5席、4席,湖南省、广东省、北京均有两席,我国东部地区涵盖了95%的绩优中小板公司;而云南省仅有一家公司,也是我国西南部唯一的中小板上市公司。2008年净利润增幅榜前20名中,山东省和浙江省合计占据9个席位,江苏省、广东省各有2家公司;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贵州省合计只有3家公司,即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成长中小板公司占比仅15%。
二是我国西部、北部地区发展积极,具有较强的赶超能力。2008年,中小板公司平均净利润增幅地区冠亚军分别是贵州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再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板平均业绩也以23.29%的增幅跻身前10名,且2007年该地区中小板平均业绩增幅更是高达81.48%。在主营收入增长方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更是连续两年稳定增长七成左右,且连续两年稳居增幅帮冠军。金风科技(08年每股收益0.91元)、国统股份(08年每股收益0.64元)、天康生物(08年每股收益0.56元)等公司都是新疆地区成长性较好的中小板公司是代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