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的含义

(2012-04-03 14:37:31)
标签: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宋体

《形而上学》

《物理学》

文化

教育

分类: 哲学

质的含义

赏读《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赫拉克利特命题对立同一。主张:“善与恶同一”!(见《赫拉克利特残篇》58页)。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第一章,第五节  “本原对立”中,说古希腊“所有学者把对立作为本原”,而且说,毕达哥拉斯为此提出了十对对立的范畴表。这就是讲“形成原理”,按普罗提诺的说法:“形成原理就是恶的原因”。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本质,决定本质的属性,不可能为一个,也不可能为无限多,否则,事物就是不可认识的。但是,决定本质的主要属性,应该只有一种基本对立,即一个决定性的本原。其他本原是附属性的。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的第一章,一开头就讲道:“如果一种研究的对象具有本原、原因、或因素,只有认识了这些本原、原因和元素,才是知道了或者说,了解了这门科学,——因为我们只有在认识了它的本原、原因直至元素时,我们才认为是了解了这一事物了。”

   认识了这些本原、原因和元素,其实就是对:“质”的把握! “质”是个复合物!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讲到了“质”的含义,(笔记部分):

“质”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指实体的差别。

其二,是指不运动的东西和数学对象,数学本身就具有某种性质。

其三,是指运动实体的偶性变化。它们是变化实体得以发生变化的依据。

其四,是指各种品德,如善与恶。

   亚里士多德认为,可以把“质”的含义总结为两种:(1)、质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实体的差别。(2)、质的第二个含义是事物在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变化及差异。(以上笔记

其实,只要“潜在性”的:类的形式、属的形式、种的形式、个体形式的存在,只要它们和质料结合,现实性就产生了。相应的性质也产生了。由这些性质复合而成的实体就具有某种“质”,在很大程度上,“质”是由相对突出的、占据优势的形式性质决定的。

决定事物本质的形式,应该有:(1)、潜在的形式;2)、现实的形式。如,类的形式、属的形式、种的形式、个体的形式。只有这样对形式进行区分,各种概念才有可能,事物的本质才有可能,变化才有可能。

形式的潜在性,是“形成原理的根据

形式的对立面是缺失它是运动变易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本原是:一还是多,以及它的本性问题,是第一哲学的任务。”

“形式”是不变存在本体,它的潜在性、以及事物的不完满性---缺失的存在,就是派生不断产生的根由,是变易的本原所在。是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变是万变的根据和基础”,这也就是物理学中讲的:对称性! 所有物理学规律全部可以由:对称性原理推导出来。这就是物理学中的本质所在!

“质”是个复合性的,非单纯性的。

最完满的形式是最高的善,它才是最善的终结,是目的本身。是真正本质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量的含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