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哲学批判
哲学批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12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康德的感性与知性

(2007-09-05 07:40:25)
标签:

学习公社

读书笔记

 

论康德的感性与知性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部分,导言的第一论里面,康德介绍了他的感性与知性,下面就自己的对这方面的认识作一些简介:

康德首先肯定地指出,我们的知识来源只有两个:即直观和概念。

直观:是我们接受外在对象表象的能力,它反映事物个别的属性,反映个别事物及事物外部的一些部分联系,属感性认识形式。

通过直观可以:(1)、接受刺激性,(2)、实现信号转换,(3)、这一过程是一个综合过程,里面包含许多表象信号。

概念:是外在对象和表象在关系中被思维的能力,是反映事物本质特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反映事物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它总是依据一定的根据,寻找或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性,能从局部的、或然关系中,寻找普遍的必然联系,并推理到其他同类事物中去,属理性认识形式。

1它是一个包含诸多本质表象的综合合象2、在大脑中,每一个感觉区都是一个综合分析区,获得某一方面的综合表象。3、一个对象往往包含许多综合表象,要认识一个较完整对象,需要对这些表象进行整合——按各表象的对应关系及联系进行整合对号入座从而形成概念。4、进行表象综合整合的过程中以往经验表象将被利用。

(整合:抽象概括:1、舍弃次要非本质特性表象。2、把握主要的本质特性表象。3、以本质表象为同一性,对同类事物进行联合。)

直观与概念是对立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直观与概念二者要么是纯粹的,不浑杂任何感觉;要么是经验性的,包含感觉。

纯直观仅仅包含某事物被直观的形式:如:视、听、触、嗅、味等无内容的纯形式。纯概念只包含思维一个对象的一般形式。

纯直观与纯概念是先天可能的,仅仅就形式而言的,不指内容。

4、对感性直观对象进行思维的能力就是知性(这和心理学的知觉显然有区别,直觉是感性认过程的感性阶段。它与事物的存在紧密相关)、(知性相当于心理学中的理性认识——思维。它反映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规律,它有:概括性、间接性等特性。)

5、知性超出于感性的范围。它是透过各种表象(找出纯直观性的先天表象.。即找同一性,并在各种差异中找出普遍联系、因果关系。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

6、如康德所言,知性感性式、直观与概念是相互依赖的、互不分离的。一个是提供形式,一个提供内容。

7、知性(思维)的过程、形式、种类。

1)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概括与系统化;抽象、具体化。

    我们可以在分析、比较、概括的基础上。找事物的本质特征————同一性、普遍联系、内在因果关系,将事物系统化,然后通过综合与分析将事物可以建立联系而具体化。

2)知性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关于事物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他与表现不同,表象反映事物的形象,概念则反映事物的内在属性。

    判断是肯定某一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推理是从已知的退出未知的,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3)种类: 经验知性思维(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纯粹知性思维(抽象思维、理论思维、分析思维等)

认识中我们要把感性认识论和思维逻辑区分开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