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盲目模仿“游学”是在付费断送子女前程(附图)
标签:
育儿教育教师 |
分类: 时事热评 |

当今,游学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新时尚。接近当年追捧“快乐教育”、“未成年保护”和“以学生为本”等狂热程度。日前,身边一些家长不惜请假带孩子去行万里路,不少未动身者也做出计划。不管承认与否,家长这样做往往是断送子女前程的跟风行为。
首先,所谓游学,实质上就是带着子女去游山玩水。殊不知,“中考”是人生第一次分流,需要9年的积累、9年的心血、9年的奋斗做准备。请问类似家长,在这激烈的竞争赛道中,“游学”能替代“中考”几个科目?请问这些家长,“游学”到底与必考文科有多大关系,更不用提理科和外语了吧?
其次,“游学”剥夺了孩子假期“弯道超车”失不复来的宝贵时间。学生有多少知识要复习、预习;有多少概念、定义、定理和课文要背诵。事实上,一个人思想、意志品德和学习成绩的呈现是家族几代人生物遗传、文化传承,以及加上个人努力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恰恰是前两者不占优势的家长更热衷于跟风儿。殊不知,“中考”根本不看你付出多少,而是看你的能力和成绩超出竞争者多少!
再次,“游学”往往导致未成年“心野”。无可否认,目前厌学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现实中,不少见还没上学的4、5岁小儿发出学习累的恐惧声。加之个别家长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使本来已经踏实不下心学习孩子的坏习惯进一步恶化。同时,很容易产生盲目攀比心理,然后转而自卑甚至破罐破摔,失去“中考”竞争的信心。
纵观家长热衷游学大致有3种情况:其一,自己想旅游让孩子陪绑,以坑害子女“中考”为代价,满足自己的爱好。其二,由于文化层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外出则东施效颦。其三,一些生活条件较差的家长,受虚荣心指使盲目攀比,不惜节衣缩食也不“委屈”子女。他们根本不懂得溺爱等于溺杀的道理。
笔者生长在极其穷困的家庭中。上初中时,由于拿不出5分钱参加集体活动——看电影,被老师批评“没有集体荣誉感”、被同学骂为“穷王八蛋”,遭受更有甚的凌辱在此不能说......。深刻地体会到:越是家庭条件差的家长和孩子,越应该懂得自己没有享受所谓“游学”的权利;越应该懂得抓住“弯道超车”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的必要性;越应该懂得通过自己的加倍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我想,很多热衷“游学”的家长一定会讨厌我的提醒。然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靠您和孩子感悟到,恐怕一切都晚了。一句话,反正孩子是您的、花费是您的血汗、将来孩子一旦明白骂的还是您这个监护人。何去何从,还是由您自己去选择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