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做“清廉餐”又何妨?(附图)

标签:
清廉餐 |
分类: 时事热评 |
昨日,从手机上看到《官方通报“清廉餐”:全面整改》,说的是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委党校在给党支部书记培训时推出“清廉餐”:皮蛋拌腐竹取名“防腐拒变”、炒藕片叫“清廉本色”、素炒白菜叫“清清白白”......。面对舆论的热议,有关部门居然责成党校全面整改、对党校的常务副校长做出停职处理......。岂有此理?!
一问,给这些菜取一个提醒干部“为官以清廉为本”的名字,违反了现行的哪一条法律、哪一条法规?违反了乡俗民约了吗?有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了吗?
二问,既然说“清廉餐”取名是形式主义,那么长安街上的标语,以及遍布祖国大地的标语口号、宣传栏,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又当做何解释?
三问,“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常识。作为对干部的“清廉”教育,决定了以宣传、激励、惩戒为载体的特点,利用给菜冠名又有什么不妥?
四问,能因为有形式主义的存在,就否定一切形式吗?没有“形式”,内容如何依附?
五问,“意识决定行为”!一个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清正廉明等为官意识,能够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办好事、办实事”的基础和前提。能抛开思想武装的基础去建成空中阁楼吗?
由此,不禁让人回忆起50年前学习毛主席语录,以及对几代人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的情景。本人是一个“55后”,上小学5、6年级时背诵“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以及很多毛主席语录,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以及一系列诗词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等一批成语。大街上、教室里很多地方都贴着毛主席语录。很多“50后”至今还脱口而出,成为一生的座右铭。有谁敢说这是形式主义吗?今天可好,校内“无休止地补课”是实的、校外补课掏出真金白银是实的、未成年只讲权利不讲义务是实的、校园欺凌惊动最高人民法院等9个部门也是实的;连同大学培养出一批精致利己主义者......,请问:哪一个不是实的?其根本原因,多是没有把做人的原则、做事的标准真正灌输进学生的脑海里!
窃认为:评价形式主义标准一家之言,大致有三:第一,一味追求形式不求正面效果。但是,效果未达到期望值者另当别论。第二,是否超出一定的范围、程度和极限。例如,“河南周口沈丘县一种业公司举办‘新品种103小麦观摩会’,特意在麦田里铺设红地毯”,不但是形式主义,而且荒唐至极!第三,是否具有误导,且造成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而党校做“清廉餐”第一,出发点是好的,为了促进干部清廉;第二,环境适宜、目的明确、对象针对性强。第三,在党校内部,只不过就是给菜取了个名字,并未造成经济损失和恶劣影响。因此,这非但不应该全面整改、停常务副校长职,还应该给予表扬。否则,就是在引导人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干事!”
至于网上热议程度高下,只能证明一种看法的普遍性,而不能作为评判事物正误的标准——伟大导师列宁曾经明确指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何况,网上类似《苏讯快评I干部调研“廉政餐”值得推广》《德江为干部量身定做“廉政餐”》和《逊克巧配“廉政餐”增强防腐“免疫力”》一片,作为经验推出。相反,对“清廉餐”做出处理的相关部门应该深刻反思,给社会一个合理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