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山女教授辱骂国人”说学校是花圃还是阵地(附图)
标签:
唐山石文瑛 |
分类: 时事热评 |
近些年来,类似教育阵地、思想文化阵地、宣传阵地等以“阵地”比喻其性质的行业、领域的称呼渐渐消失。所谓阵地:原指军队为作战而占据的地方,是作战的依托。然而,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教育,即:对青年一代的争夺大战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如今,上了点年岁的人多不会忘记“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的提醒;开国元勋毛泽东主席曾警示我们,帝国主义的预言家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人们不会忘记,二战后西方用“颜色革命”毁掉的国家遍布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建立几十年的苏联一夜之间解体最为典型。而青年学生则是西方“颜色革命”的重点对象。
至于有关近日曝光的“毒教材”等事件,教育部已经成立督查组全面调查。它给全国人民提出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是把精忠报国的岳飞、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狼牙山五壮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作为青少年复制人生的模板呢,还是把歌星树立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到底需不需要用国外根本弄不清真实性的儿童故事等,去替掉反映卫青、霍去病,赵一曼、黄继光等英雄壮举的文章呢?然而,更大的隐患是敌对势力对教师队伍的腐蚀,通过极个别“俘虏”占领“三尺讲台”实施他们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应该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网上对不良教师的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曝光时有出现。面对从《北京大学:撤销冯仁杰教师资格,予以解聘》,到《官方通报扬州一小学教师发表不当言论》,再到《唐山高校女教授因安倍遇刺,公然发表辱华言论被调查》等事实,我们不禁要问,有如此作风问题、思想问题、辱华问题的教师,能承担起争夺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吗?把青少年一代交给这样的所谓教师能让人放心吗?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亲身经历了几十年来教育走过的坎坷历程。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要求“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因为,教师在争夺“接班人”阵地上是冲锋陷阵的勇士;教师的政治思想状况不但直接作用于学生,而且决定着对教材的理解和教育效果。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就是告诉读者:在师生情和爱国情之间,他宁肯“说假话”也毅然选择了后者——我以我血荐轩辕!不知各位网友上中学时,老师是不是这样带你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的?
一言以蔽之:在接班人“争夺战”中,首先要打好教师思想上的“争夺战”。其次,为教师的选聘把好关:又红又专是正品、只红不专是次品、只专不红是危险品!再次,不断纯洁教师队伍,即及时清除“危险品”。切记: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