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花

火烧花树,紫葳科。火烧花属。常绿小乔木或乔木,树皮光滑,皮色淡白灰色,且有斑点。嫩枝具长,枝条顶端椭圆形,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无毛。花序有花5—10朵以上,组成短总状花序,着生于老枝茎或侧枝上,花冠橙黄色至金黄色。经仔细观察:凡是着生花朵处,都是幼树生长时遗留的叶间处的多年生粗枝以及树干上,可生长出1至几个短花枝,布满了许多潜伏花芽,一旦时机合适,可开花几朵乃至数十朵,属典型的老树开新花。火烧花,花如其名,金黄色的花瓣边缘有着一圈金色的花纹,每一片花瓣都如同一团火,群花盛开,艳红无比,如火如荼。远远望去,犹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又似一片片天际边炫目的晚霞,十分壮观。每当鲜花盛开时,密密麻麻的黄色花布满了节间处树体,鲜花一树,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故名火烧花,极为诱人
。当花瓣萎蔫凋谢之时,满地上一层花瓣。
火烧花树高10米以上。适宜生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50—1900米的干热河谷和比较湿润的河谷低地、低山丛林中。它性喜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干旱,对土质生长要求不甚严,如在海南的沙质土上栽培生长表现也良好。
火烧花树,大型奇数2回羽状复叶,长达60厘米,中轴圆柱形,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8—10以上,宽2.5—4厘米以上,顶端长渐尖。在感觉当中,火烧花树的叶片与“火炬树”、“胡桃楸”树、“黄菠萝”树的叶片基本是一样的。火烧花树多分布在台湾、两广、云南南部、海南有零星栽培。木材材质主要表现为:材质密度较重、较硬,属中上硬度材质。
它的树皮、根皮能入药。可治痢疾、腹泻、产后体虚、恶露不下等疾患。
火烧花树是公园、庭院、街道、风景区的优良园林风景绿化树种,在房前屋后,草坪中及侧旁、水塘边或主干道路旁作庇荫树或行道树,也适宜孤植或列植栽培观赏。一些地方引进栽培多年,主要做庭院观赏树及行道树。
火烧花树的繁殖法方多采用播种法。其蒴果成熟时,果皮由青色转为黑褐色,即可采下硕果,将采下的硕果摊放在通风处晾干或晒干,待硕果开裂后,敲打出种子,在适宜季节进行播种。由于种子粒甚小,一般多采用撒播的方法进行繁殖。在育苗地播种后,上覆土1以内。土质过筛、要肥沃,浇透水,覆盖稻草或遮阳网或塑料布。5天后及时撤出稻草及塑料布,掌握好温度和水分的管理,防治灼苗,大约7天即可出苗。
在火烧花树自然生长以及栽培多的地方,当地人都食用火烧花瓣,可炒吃、可煮汤,长期以来形成了外人难以体会到的食用火烧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