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雾

莲雾,桃金娘科。蒲桃属。小乔木或乔木。属四季热带果树,常绿。树高十余米,在海南可见到6米左右高的树体。
莲雾又称洋蒲桃、紫葡萄、水蒲桃、天桃、水石榴、爪哇蒲桃等许多名字。在海南有些人称莲雾为“点不”,也有称为“扑通”的。在广东也有被称做“棉花桃”、或“无花果”等许多名字。
莲雾,原产于马来半岛。现印度、马来西亚广为栽培,尤以爪哇栽培的最为著名。我国的台湾省也大面积栽培莲雾。早在300年前,荷兰人统治台湾时期就将莲雾树引进到了台湾。初期时只是作为庭院观赏树栽植,多为绿化观赏之用。现在台湾省的屏东县是最有名的主要生产热带莲雾水果栽培地。已成为台湾最重要的经济水果之一。
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都有栽培。在海南多见于房前屋后,庭院路边,绿化景点之处多有栽植。
由于莲雾果皮有一层自然带光泽果蜡,颜色有乳白、青绿、粉红、深红、暗紫等多种醒目颜色,再加之,莲雾树枝繁叶茂,绿郁葱葱,满树挂满了丰硕的果实,极其引人瞩目,现已成为美化环境的靓丽风景栽培树。



莲雾叶片薄革质,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一20cm,宽4.5一8cm,先端钝或稍尖,基部变狭,圆形或微心形。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数朵,花白色,花梗长约5毫米左右。花朵时期呈现白色,一粒状,如同高粱粒般大小,隨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花朵逐渐长大,与黄豆粒般大小时,色白,晶莹剔透,各个如同珍珠般发亮,叫人惊讶不已。
含苞待放















莲雾的花着生在上年或当年生小枝条的顶端,以及叶腋、老枝或树干上,但以着生在老枝旁或嫩枝尖端叶腋间的饱满芽,以及老枝节上生长出的超短枝处上的芽开花结果为主。花絮上多无叶,偶尔也能见到1—4片新叶的混合花芽。通常树体上大多花芽聚在一起,呈聚伞形花絮。每朵花芽可开放3—10朵花不等。花朵绽放初时,一旦花瓣开裂,内里的雄蕊花丝,雪白靓丽,密密麻麻,多如牛毛,足超过上百之多,花丝顶端着生淡白黄色而后逐渐成为粉红色花药一枚,花瓣4片。
莲雾盛花期时雪白一树,极为壮观。自然生长的莲雾花期长达1—2个月。安丽,面对盛开的莲雾花时,从内心中抒发自己对莲雾花的爱,坦诚吐真言,“白云朵朵莲雾花,梦羽甜甜睡枝桠,又见团团飘瑞雪,蜜蜂群群落君家”。当盛花期即将已过开始败落时,安丽看到败落的莲雾花,在风的作用下,像雪片一样从树上飘飘洒洒落在地上,心情郁沉,爱莫能助,只能顺其自然,任它去吧。便说道:“明月斜照莲雾花,风过纷纷落枝桠,逐水天涯何处是,东方丽景宜为家。”莲雾一年之中可开花一般为1—2次,多的可达4次以上。
当莲雾的果实开始膨大时,满树的鲜果挂满枝头,极其引人观瞻,果实着色后,鲜红的莲雾果,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是美不可言,果实在风的吹拂下,随风摆动,如同铃儿一般晃动,真是亮人眼球。惊喜不已,赞不绝口。眼望着满树已经成熟,果皮色发红了的莲雾果实,安丽,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情燃四月莲雾花,七月硕果挂枝桠,流水送春春已去,唯留秋收在我家”。



莲雾果实肉质色白,细嫩,食用脆嫩清凉爽口,水分盈余,味道微甜。
许多材料介绍了莲雾果实具有:“味甘,性平、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由于含有许多水分,在食疗上有“解热、利尿消水肿、宁心安神、清除体内毒素,吃莲雾果清肺火。营养成分多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B、C等,是天然的解热剂”。
无论宣传材料怎样宣传吃莲雾果有多少好处,能治多少病痛,恐怕吃一两个果或者说吃一两次,就能去掉一些毛病或者病痛,都需要实际验证。但有一点是实际的可靠的、真实的,就是饱了眼福,饱了口福。
“色泽於莲雾之可口并没有绝对的关系,且会随著季节变化而变化,一般於冬季颜色最深(有时深至暗紫色),随著气候渐渐地转热,莲雾颜色也渐渐地变淡。一般冬季莲雾颜色越接近紫色,表示越成熟,而糖度也越高,表皮以布料轻轻擦拭后越光亮者,品质也相对越高。表皮亮度与肉质厚薄亦有些关联,越光亮者肉质越厚,但若熟度太过,则不在此限,因熟度太过其亮度反较谙淡混沌,但其口味不受影响。又一特例,即莲雾果实受太多阳光照射,会破坏其色素而呈白色,若熟度够又会转成乳黄色,虽其颜色不美,但同样可口。
选购莲雾,除了注意颜色之外,从外形也可以识别其成熟度,莲雾的底部张开越大表示越成熟。粉红色种以果实大、饱满端正、果色暗红为佳,而以红得发黑的黑珍珠最甜,暗清红色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