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这则故事,妇孺皆知.说的是西周的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竟点烽火台戏弄诸侯.褒姒看了高兴.周幽王于是多次乱点.弄得诸侯们都不信了,烽火之军令也就象"狼来了"那样渐渐不灵,西周也就玩完了。
现在,新版"烽火戏诸侯",有时也在演,但它已不是"主观上"的戏诸侯,而是"客观上"换成布衣百姓啦,要博得百姓一笑,现代版的烽火"客观地"戏了平头布衣,实在乃是上上之策.布衣"客观"地享受诸候之待遇,不错吧?
这些年来,下发了不少文*
件,做出不少规*定:干*部廉*洁从*政八项*规*定,干
部引*咎辞*职的有关规*定,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处以上干*部个人生活报*告制*度,严格禁* 止利用职*务便利谋*
取不 正 当利*益 的若*干 规* 定, 官
员财产申*报规*定,对裸*官的规*定......在我看来,这都象是一只只现代的烽火台."烽火台"真的不少呵,而且我必须说明白:这些"烽火台"本身应说是好的(即便古书说烽火戏诸侯,也没见那个人说烽火台本身的坏话),比没有绝对要好.但这些烽火台真正的用处大吗?
如果这个"台"用处大,那怎么会经年出那么多的贪之官污之吏呢? 按笔者的看法,
现代的"匈奴""突厥"们,已不在长城之外,而是早已打进关内,在关内有自己的家了,这长城边的烽火台,即便点了,军士们出关打谁去呵?
诚然,"烽火"的确在点,抓住的,打死的敌人也有那么一小撮,可是,关内的场子里,该腐败的还是腐败,该逃跑的的照样逃跑,而且是前腐后继,倒下一个,起来十个;倒下的是偷牛的,起来的是偷天的.
应该说,烽火台是很严肃的.古时,除了周幽王,怕是没哪个人敢开烽火台的玩笑的.而我们这些现代的"烽火台"又怎么样呢?
老百姓常议论,说现在的贪&官是"一百个里抓了一个,九十九个滑出".也就是说,一百批敌人来攻,"烽火台"只点火一两次.结果是,烽火台常年莺歌燕舞,可敌人已经在内里杀人越货,把内里的民脂民膏已捋了个盆满钵溢了.
最近建了个吓裸&官的"烽火台",我细细看了这个"台规".还是有一点儿被戏的感觉.关注裸官绝对正确.但这个烽火台它整个儿还是有点含糊其词.裸*官----把妻女父母都送出国外定居,自己暂且在"祖
国"再单独干会儿"革
命".他在继续捞一把的同时,就盯着这个"烽火台".一旦"烽火台"有欲点烽火打击他的症侯,他这个深入敌后的"孤胆英雄",在你烽火未点之前就会提包走人-----就这样的裸*官,你还教育他,使用他,相信他?
岂不莫名其妙.
说点似乎是题外的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也不用修水利了,都让大禹给修好了,只等天下雨,一下雨有地方就成泽国.这时候,就抗洪抢险,一抗
洪抢
险,就有成就感了.老天帮忙让他们一展才华了.所以,当今的官员不怕天旱洪涝.因为一洪一涝,方显英明业绩----这烽火台,是不是也有点这个......这个......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