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标签:
教育 |
【亲子沙龙】
《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http://s8/middle/4e4769a0g9df6d6964257&690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问题,作为父母,我们也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父母一样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我们的心态了。因为我们的心态不仅影响到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对孩子的心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要放松心态。
教育没有什么清规戒律,同样的方式适合这个孩子,但不见得适合那个孩子。同样的孩子,不同的人来养育,效果也会不同;不同的孩子,同一个人来养育,也一样养不出同样的孩子。孩子作为个体,他们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最独特的。
相信自己是非常好的父母,不仅要带着爱心,更要带着耐心、宽容心、童稚心与孩子交流,这样,你就会发现育儿的乐趣。只要你能发现乐趣,你就会忘却那些烦恼,从这些乐趣里体验到养育孩子的成就感,找到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如果把困难、疑惑仅仅当成是父母探究养育策略的新起点,那么困难、疑惑就不会那么困扰你了。谁都会遇到难题,哪个孩子都有优缺点,所以别苛求完美,尽可能地朝着完美的方向努力就行了。
【学习辅导】
《练习书法降低儿童心理焦虑》
http://s3/middle/4e4769a0g9df6d7980f92&690
研究表明,练习书法能降低儿童心理焦虑水平,有助于儿童控制情绪,使儿童的性格更平和,思维更开阔。
儿童在练习毛笔书法时,需要留意每一个书写动作,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缓解精神紧张,激活儿童大脑皮层,调节他们的心率、呼吸、血压,降低心理的焦虑水平。同时,通过调神调息等一系列过程,儿童能体验到一种轻松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在书法创作过程中,需要儿童聚精会神,这对提高儿童情绪的稳定性、培养平和的性情具有积极影响。
《什么时间记忆力最好》
人在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呢,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一般来说,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3时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时记忆力最强;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时内逐渐减弱。
根据这些规律,早晨刚起床,人的思考力较强,就抓紧时间背诵语文和英语单词;上午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下午除听课外,要快速准确做好当天的笔头作业;晚上加强记忆和理解,预习第二天功课。中午、傍晚的空隙时间就安排一些不费力的事务性工作,如看看报纸,收集写作素材,散步和休息。
【健康顾问】
《儿童常喝可乐易引起骨折》
http://s15/middle/4e4769a0g9df6d84b27ce&690
中国专家认为,从临床上判断,可乐中的咖啡因正在影响中国儿童身高。
咖啡因是如何对儿童骨骼“痛下杀手”的呢?专家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食物或者钙类营养品补充钙质,促进钙沉积在骨头上,从而促进儿童正常发育。但是咖啡因有一种阻挠血液里的钙沉积到骨头上的作用,而且已经沉积到骨头上的钙遇到咖啡因还要脱钙,造成骨密度降低,时间长了儿童很容易发生骨折。”
另外,咖啡因还会阻碍儿童身高的发育。如果父母很高,但子女却不高,这样的孩子很大比例从小就喝可乐等碳酸饮料。
《儿童不宜常吃罐头》
在生产罐头食品时,为了保持色佳味美,经常要添加一些辅料,如人工色素、香精,甜味剂,这些添加剂,对正发育的儿童有很大影响,还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另外,罐头食品大多数还是采用焊锡封口,焊条中的铅含量颇高,在储存过程中可污染食品。小儿消化道的通透性较大,这些添加剂和重金属均可被吸收,并影响小儿健康。当食品煮熟、装罐、排气、密封后,常常还要采用超高温消毒灭菌,这一来,还会导致食品营养的流失。
【饮食天地】
《炸素脆条》
http://s6/middle/4e4769a0g9df6d8f70bc5&690
主料:豆腐500克
调料:盐、料酒、花椒粉、小麦面粉、淀粉、植物油、味精。
做法:
1.将豆腐切成5厘米长,1厘米厚的条,放在盘中加盐1克、味精0.5克、料酒10克腌入味,然后沾一层面粉;
2.另取大碗一个,加面粉、干淀粉、味精及清水少许调成糊,再加20克油搅拌匀,将沾上面粉的豆腐条挂匀糊;
3.炒锅上火,放入植物油,待油温六成热时,将挂糊的豆腐条逐一下锅炸至金黄色,皮酥脆时捞出沥干,放入盘中,撒上花椒盐即可食用。
美食营养: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成长天空】
《孩子“顶嘴”并非全是叛逆》
http://s8/middle/4e4769a0g9df6d9f89547&690
小时候,一出了什么错,当我们试图解释时,我们最不喜欢大人很凶地呵斥:大人说话,不要顶嘴!
可是,当孩子开始顶嘴、争辩时,难道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吗?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叛逆、不爱学习、不好教育吗?
事实并非如此。其实通过孩子与父母的争辩,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能帮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教育传统,中国人认为,教育小孩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德国人却希望让孩子与大人争辩。德国人以为两代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挑战父母,将大大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在争辩过程,他们必须运用学到的语汇和表达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念。而争辩的结果,也会让孩子找到自信、学会独立思考。
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希望培养孩子的中国父母来说,是在挑战固有的惯性思维。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鼓励听话的孩子,从老师到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惩罚调皮的孩子。然而,心理学家们却发现:在反抗期中,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比较自信,也富有创造力。
【文苑杂谈】
《三国两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http://s1/middle/4e4769a0g9df6db89c580&690
1.曹操,字孟德,“三曹”之首。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2.曹植,字子建,“三曹”之一。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3.诸葛亮,字孔明,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陈寿,字承祚。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5.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
6.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7.范晔,著《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8.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主要作品为《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属笔记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铁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9.刘勰,字彦和,主要作品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10.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轻松驿站】
《相反效果》
http://s9/middle/4e4769a0g7632493d13d8&690
晚上经常给女儿念故事。
昨天念到“小兔妈妈生病,小兔给妈妈端水端药”时,我趁机启发她:“要是妈妈病了,你怎么办?”
女儿脆生生地回答:“那我跟爸爸玩!”
《发横财》
星期天我带儿子去朋友家串门,发现她家防盗门上倒贴着一个“福”字、横贴着一个“财”字。倒贴“福”字肯
定是“福到了”,可我却不明白横贴“财”字是什么意思。儿子说:“妈妈,阿姨这是想发横财啊。”
《目的》
老师:请各位同学用“目的”这个词造句。
小强:您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老师。
老师:谢谢,但是“目的”呢?
小强:我今天希望早点回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