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育儿

【亲子沙龙】
《三种人生态度对孩子受益匪浅》

http://s2/middle/4e4769a0gaae7af308341&690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有很多快乐,也会有很多坎坷,那么这时支撑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信念和人生态度,而积极、独立和责任心是我们最应该具有的品质。
1、积极选择
积极的心态、积极的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积极的和消极的。既然有两面,就需要我们去选择。无数人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积极的选择可以帮助人树立自信,克服自卑,还可以帮助人克服忧虑和烦恼、调整心态。
2、独立是做人的前提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将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如果一个孩子过于依赖父母,养成了习惯,对于迟早到来的独立将是极为有害的。
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让他们从小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是父母的首要任务,也是孩子真正成长为一个大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3、强烈的

标签:

美食

赵高

华北

普通话

牛头不对马嘴

育儿

【亲子沙龙】
《别总说太忙,小细节优化亲子时间》
http://s16/middle/4e4769a0xa2c34d39563f&690许多父母都会抱怨:我们的工作太忙了,真没时间教育孩子。可是,正是因为工作忙碌没时间多教孩子,所以我们才更应该想办法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都变成优质时间。
和孩子在一起时,应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让他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比如,一起等公交车,就让他拿一本他喜欢的书,父母可以讲其中的故事给他听。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出门,他就会带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时间积少成多,知识量也就会慢慢积累起来。
带孩子参加朋友的聚会,一般在那样的场合孩子是不会为大人关注的。可是,这样必然使得一边的孩子感觉如坐针毡。这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他适时参与进来,或者让他去照顾比他小的小朋友,如果实在没事可作,哪怕让他静静观察来参加宴席的人都可以。当然这种安排是有意识的,是有指导的教育,比如:

(2011-04-09 08:55)
标签:

美食

阿克苏市

五花肉

牙疼嚼粒花椒

多余的惩罚

育儿

【成长天空】
《孩子快乐性格咋培养》
http://s7/middle/4e4769a0ga071d94e4dd6&690

一、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父母要加深与孩子的感情,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
二、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权利。
养成快乐性格与指导、控制孩子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其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三、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在孩子受到挫折时,可为他指出前途总是光明的,使他在恢复快乐心情的环境中寻找安慰。
四、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应使孩子懂得,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画等号。
五、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

标签:

教育

【亲子沙龙】
《表扬孩子也是一门“艺术”》
http://s14/middle/4e4769a0g9ed4e388a4ad&690

表扬,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家长大多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养成社会所期望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表扬好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
第一,要以正面表扬为主,结合表扬进行说服家教。
家长应该多留心孩子在做什么,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应该马上给予表扬。表扬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你不断的表扬声中,孩子的行为将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积极的表现会越来越多,消极的行为随之减少。
第二,要明确表扬的目标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表扬的目标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表扬一定要具体明确,要让孩子确定究竟哪一种行为受到了表扬,表扬越具体明确,孩子就越容易理

标签:

健康

【亲子沙龙】
《培养孩子兴趣不用刻意进行》


对于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帮爸爸妈妈来说,他们对于孩子的教导已经越来越多地趋向理性。他们开始更多地征求孩子的意见,可以如朋友般地和孩子交流沟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
事实上,每个家长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化素养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千差万别。他们对孩子培养兴趣的想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往往会受社会潮流和自我经历的影响与制约。如果要培养的兴趣,正好与孩子原本的兴趣巧合,那就如鱼得水,被孩子所接受,并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获得极佳效果。倘若这种培养的兴趣,与孩子原本的兴趣相悖,那就会南辕北辙被孩子拒绝,并在二者的抗衡打拼中两败俱伤。
家长首先要接受孩子,尊重孩子,观察孩子。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