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用主义投资——比尔•米勒

(2011-04-25 09:36:43)
标签:

美国基金

实用主义投资

杂谈

道无常道,法无定法。尽管价值投资一直被奉为投资界的金科玉律,但对于这一铁律的挑战或者是创新常常创造出超凡的业绩回报,比尔•米勒用他的莱格•玛森基金证明了这一点。
上世纪50年代,比尔•米勒出生于佛罗里达洲北部,他的父亲是一个卡车终点站的管理员,尽管生活拮据,但是父亲总会储存一点钱买股票,除了投资,父亲更重要的目标是教育儿子投资的重要性。
父亲的苦心没有白费,上大学以前,比尔用父亲日常积蓄的100美金做了人生的第一笔投资——购买RCA(一家通讯公司)的股票,并小有斩获,这段经历激发了比尔对于投资的强烈兴趣,成为比尔投资人生的起点。
跟大多数投资家一样,比尔•米勒进入大学后沉浸在各类投资知识的学习中,跟大多数投资家不同的是,除了热爱投资,他对哲学的兴趣可以与他对股票的热爱相媲美。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和哲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的著作深深吸引了他,比尔热衷于詹姆士实用主义观点。用詹姆士自己的话说,“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的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有用即真理。哲学的学习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尔更愿意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尽管这些模式曾经被很多成功的基金经理证明是有效的。
1981年,比尔加盟了一家当时规模并不大的莱格•玛森公司,半年后他和另外一名共同基金的管理者厄尼•基恩一同创立了日后赫赫有名的莱格•玛森价值信托基金。莱格•玛森基金早期的投资组合是依据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构建而成的,这个基金行业的新贵在设立的最初几年一度为投资者提供了骄人的回报。进入90年代,厄尼退休,比尔独自管理莱格•玛森基金,比尔开始把自己的哲学研究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融入到投资过程中。
比尔接管基金以后,他逐渐尝试着运用更多的哲学理解,把实用主义看成是一种观察手段,以不同的观点看待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从理解层面上看,实用主义意味着坚决主张以实用性和实际结果作为评判标准。比尔对实用主义强烈的兴趣帮助他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策略——一种秉承价值投资的一种实用主义投资策略。
比尔配置莱格•马森价值信托基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一家公司所能产生的潜在价值越高于投资收益的平均水平,他就会用越多的资金投资这家公司,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当比尔认为哪家公司不能正常运行时他就很快卖掉;与传统的价值导向型投资者相比,实用主义者比尔更关注什么样的股票能卖出好价钱,而很少在乎这些股票的实际价值,在这点上比尔身上凸现了实用主义者的价值投资理念。
比尔•米勒的实用主义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独立管理基金资产的近十年时间里,市场经历了连续4年上涨的美好时光,也忍受了过去30里最惨痛的熊市,莱格•玛森基金价值信托基金创下了年均16.86%的收益。

 
  本文为《资本改变世界投资改变生活——海外基金成长简史》专栏第二十三期文章,该专栏在《第一财经日报》及《上海证券报》上刊登连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