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公式打败市场——詹姆斯•哈里斯•西蒙斯

(2011-03-02 17:27:58)
标签:

财经

西蒙斯

量化投资

杂谈

“有时候你像个英雄,因为你投资赚了钱,有时候你像个狗熊,因为赔了钱”

—— 詹姆斯•哈里斯•西蒙斯

战胜市场,特别是长久的战胜市场是每个参与者的梦想,尽管多数人都铩羽而归,但探索者总是前仆后继源源不绝。20世纪70年代,一种新的投资模式出现,当时一小群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投身于投资银行,对冲基金或是彭博之类的金融软件公司,开始尝试着把他们的技术应用于证券市场,这些人就被称之为“宽客”, 最初他们主要面对利率市场等,量化投资自此开始萌芽。
    量化投资就是将投资专家的思想、经验和直觉反映在量化模型中,借助于计算机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投资判断。说起量化投资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提詹姆斯•哈里斯•西蒙斯。
    1938年,西蒙斯出生在美国波士顿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幼年时西蒙斯就对数字表现出超常的兴趣和天赋,中学毕业后西蒙斯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进入加州理工伯克利大学攻读数学,西蒙斯在23岁的时候就获得博士学位,数学天才日渐崭露。毕业后,西蒙斯在母校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职工作,此后几经转辗,进入纽约洲立大学石溪分校出任数学系主任。
    西蒙斯在石溪呆了8年,这期间他和华裔数学家陈省发表了著名的陈—西蒙斯理论。197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西蒙斯投资商品市场,意外地获得10倍的回报;而相对于节奏缓慢的学术界生活,外汇和商品市场逐渐激发了西蒙斯的兴趣。
    1978年,西蒙斯脱离石溪大学,成了专业投资人。他成立了一个叫林姆若伊的基金,专门从事各种投资,其中主要从事外汇交易。当年西蒙斯的投资也是采用传统的判断型,即通过宏观基本面的分析来判断外汇和商品的价格走势,然后进行相应的买卖。林姆若伊基金在10年中获得了25倍的回报。
    很难准确地说什么原因导致西蒙斯投资模式的转型,或许对于具有数学天赋的西蒙斯来说,走到量化投资这条路是天性使然。这个转型是逐步的,在投资过程中,西蒙斯发现很多价格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些价格走势不完全是随机的,这就是说有可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来预测”,西蒙斯曾这样说:“首先,数学模型降低你的投资风险。其次,数学模型降低你每天所要承受的各种心理压力。”也许,后面一点更重要。
    20世纪80年代末,西蒙斯完全停止了基本面分析,变成了一个彻底地、依靠模型的量化投资人,1988年,西蒙斯五十岁,他终止了林姆若伊基金,开始众所周知的大奖章基金,自此,西蒙斯步入了纯粹靠量化投资为主的传奇生涯。

本文为《资本改变世界投资改变生活——海外基金成长简史》专栏第十七期文章,该专栏在《第一财经日报》及《上海证券报》上刊登连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