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沃伦·巴菲特:天生王者(二)

(2010-05-17 09:40:40)
标签:

杂谈

    作为22年唯一一个得到格雷厄姆A+成绩的学生,巴菲特毕业时的唯一要求是无偿地为后者的投资公司工作,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格雷厄姆拒绝了这位天才学生的请求,巴菲特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创业。

  巴菲特集合家人的资金成立了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1962年,他以每股7.6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成衣制造厂,这就是目前大名鼎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前身。从1956年至1969年的13年间,他取得了30.4%的年平均收益率,远远超过同期道琼斯指数8.6%的年均增幅;在这13年间,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5次,而巴菲特的合作投资公司则从未曾亏损。

  这几乎可以称之为“奇迹”的投资业绩来源于巴菲特勤奋的工作和对投资的无比狂热。他无时无刻不在工作,“每天早上下床之前,就在盘算如何赚钱”。在投资迪斯尼公司前,他会一个人穿着格子西装带着公文包去看动画电影,只是为了了解票房情况;周末他与老朋友芒格各自带着家人去迪斯尼乐园,当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时,两人则从财务的角度对每项娱乐设施进行逐一分析。

  而这一时期,巴菲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双重财富观,并一直保持至今。他一方面视金钱如粪土,从不花心思去想如何利用所赚的钱享受生活;另一方面,他又视财富为至宝,他认为今天的每一分钱都可能在未来变成大笔的财富,因此他对于被花掉的每一分钱都痛心疾首。巴菲特甚至利用自己对金钱的偏好来减肥:他交给女儿1万美元的支票,承诺如果自己的体重增加,那么女儿就可以来兑现这张支票。他的小女儿苏珊利用各种办法诱惑节食中的巴菲特,但总是无功而返。

  这一时期,也是巴菲特告别格雷厄姆绝对的量化式分析,转而从公司品质的角度去考察一家企业的阶段。他开始不再把股票看作静止的资产负债表,而是一个具有独特动力和潜能的鲜活企业。

  同时,巴菲特开始研究一种与以往他所购买的股票完全不同类型的股票。他所投资的公司也许连一间厂房都没有,也没有固定资产,往往这样的公司最有价值的商品就是自己的品牌。对运通公司的成功投资就是这样一个代表。1967年,运通公司的股票已经狂涨到每股180美元,而巴菲特的成本仅为35美元,仅在运通公司一只股票上,就轻松赚得了2000万美元的利润。

  不过,巴菲特却放弃了轻而易举赚取暴利的机会,1968年,巴菲特合伙公司利润达到4000万美元,1969年,在股市高歌猛进之时,巴菲特解散了自己的合伙公司,因为他认为“几乎已经找不到任何投资机会”,是时候离开“日益短视和日益投机”的市场。一个月后,道琼斯指数一路下跌,最终以800点收盘,而到了1970年5月,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每一只股票的价格都较一年前缩水50%。

 

此文为《资本改变世界投资改变生活——基金业百年传奇之旅》专栏之五十二,该专栏已在《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刊登连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