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被《佛山日报》采访了

(2012-05-21 23:51:23)
标签:

杂谈

       最近在一论坛发了帖子,引来了一些关注与争议,被因为关注与争议,让我被《佛山日报》的记者采访了。刊登于2012年05月21日A07版(事件)。

http://s6/middle/4e414d8dgc08de3cf0d65&690

http://s2/middle/4e414d8dgc08de4392231&690

街头义卖募捐被疑“拦路打劫”

市民发帖讲述“被募捐”遭遇,专家提醒志愿团体帮人也要讲技巧

  佛山日报讯记者邹妙玲报道:路过广场却被做义卖活动的志愿者“拦路打劫”?17日,在本地论坛发布的一篇《个人感觉被“青年志愿者”变相“拦路打劫”》帖子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认为应该支持做好事,但助人方式要谨慎。

  昨日,记者联系上发帖者“鱼竹舟”。“鱼竹舟”说,18日下午,他从同济市场买菜出来赶回家做饭,突然被一名志愿者“拦”着捐钱,他感觉有点反感,想要走开,但一看她后面还有两名志愿者在,他就只想尽快捐钱走人,最后他捐了1.1元。

  “鱼竹舟”回忆起当时情形依旧有点气愤,“突然几个人冲了过来,你不捐都貌似不好意思。”他看到旁边有一位阿姨抱着孩子还拿着一袋米,义工过去募捐时,阿姨停了下来,将孩子和米都放下了,然后掏出几元钱捐了出去。“鱼竹舟”说,他感觉志愿者这样的做法有些不妥,像变相“打劫”一样。于是就上网发了帖子,“我一般发觉问题都会写出来,并不是为了攻击他们。”

  这个帖子引起不少网友围观,除了质疑志愿者义卖的行为不妥外,还有网友将矛头指向了善款用途。昨日,帖子中涉及的义工团体“博爱天下”负责人“飞翔”跟帖回复称,这些流动义卖的善款将用于下月探访佛山贫困学生,并邀请网友一起参与爱心活动。

  “流动义卖的大方向没错,但是义工们的募捐细节有待完善。”“飞翔”表示,他们会一直坚持义卖,为需要帮助的人筹集更多善款,但他们会加强义工技巧和礼貌的培训,塑造更好的义工形象。“飞翔”说,设摊义卖有时效果并不理想,有一次设摊义卖一个早上才筹到100多元善款,“流动义卖成本更低,灵活性强,我们不会放弃。”据介绍,去年,“博爱天下”在东方广场和新一城广场义卖筹集了1万多元善款,帮助英德惟东村小建起一个电教室。

  对于网友的质疑,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学教授张喜平表示,要市民买账,规范义工团体、义工行为的管理和善款的去向公开都很重要。而“传递爱心点燃希望”志愿服务队队长陈中器也表示,做好事不能强买强卖,所有捐款都要以自愿为原则,帮人也要讲技巧。

  专家建议

  充分准备 规范筹款

  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者工作部项目主管陈莹:志愿者进行义卖等筹款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分发传单或播放视频资料让市民更多了解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同情人,快乐去助人。

  义卖活动一定要规范操作,善款的去向一定要公开透明,让市民方便监督,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另外,广州志愿者上岗前都要邀请社工进行培训,规范他们的活动,树立志愿者的形象。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民间志愿团体的支持力度,让民间志愿团体能顺畅运行。

  网友观点

  赞:

  志愿者善举值得肯定

  “佛山禅师”:“筹善款帮助有需要的人(用款透明),这行动值得肯定;志愿者辛苦,捐赠者爱心,可敬!”

  “说实话”:“那1.1元是楼主自己从口袋里掏出来放进募捐箱里的,不是不捐就拦住你不让走吧?这样攻击爱心义卖的志愿者,太过分了!”

  弹:

  换种方式或事半功倍

  “会飞嘎猪仔”:“确实很佩服各位青年志愿者的热心与爱心,慈善应该是以自愿为主的,这样群体出动,令人有被慈善的感觉。或者,换种方式,也许会事半功倍。”

  “大姐”:“把捐款箱拿到行人面前的做法不妥,确实令人尴尬。捐款箱放在固定位置,可以做些宣传。诚心捐款的人,一定会前去捐款;不想捐款的人也没有错,他们有选择的自由。”

  “鱼竹舟”:“其实大家或许无需怀疑志愿者的不良动机,我深信他们是有那份热心的,但是这样的作法很不可取。”

  他山之石

  香港“卖旗日”

  始于1945年“卖旗”是香港常见的街头慈善筹款活动,每逢周三、周六的早上7时30分到中午12时30分,由学生和义工所组成的“卖旗仔”会拎着募捐袋将“旗”,即印有公益组织爱心标志的小标识贴到捐献善款的爱心人士身上,以贴“旗”来表现对捐款人的感谢,同时也提醒其他“卖旗仔”不再去打扰已贴有小“旗”的主人。而有意参与的慈善团体必须先向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提交申请,经评估合格的慈善团体经过抽签决定“卖旗”的先后顺序并颁发“卖旗日”许可证。

 

我在论坛的帖子如下:

个人感觉被“青年志愿者”变相“拦路打劫”

昨天下午,佛山青年志愿者在同济市场跟通济桥搞活动,据说是在“爱心义卖筹善款”。
小弟我昨天很荣幸经过,我实事求是的说,本人只捐了1块1,如果有5块,我会捐5块,超过10块钱的话,我会考虑,而且我看捐款箱里面都是一块居多。但是我感觉有种被变相“打劫”一样,突然几个人冲了过来,在你面前,你不捐都貌似不好意思。同时我建议长期盘踞在市一的那群要人捐款的聋哑人士,完全可以借鉴青年志愿者的办法,不要单独行动,要统一制服,要一群人围之,为气场让对方觉得不捐的尴尬,迫其捐款。
小弟知道青年志愿者的无私,也知道他们的爱心,或许我不了解他们的义务工作,但是他们这样的群体出动,以气场压过路人的办法,我觉得并不可取,他们这样是在骚扰路人。而且据说每次筹款的数目并不多,只募集到2000到3000,如此劳师动众取得了如此薄弱的效果,你们觉得这样就可以满足了吗,远远不够。
一直以来,我觉得这些帮助弱势群体,或者说共同方面的一些服务,应该是政府的指责,比如说掏钱。青年志愿者街头拉捐款,可以说明我们某些方面的薄弱,并不值得庆幸。
建议青年志愿者以后不要在街头搞这样的活动,应该要在晚上去各大酒楼的门口,让某些达官贵人给你们捐款,这样收益更大,毕竟一两百块的事情,还不够他们的一顿饭钱、一瓶酒钱,整天在街头跟一些“市井小民”索捐,这样效果不大。
好的,就说到这样,希望佛山青年志愿者办得越来越好,同时有一些存在不足的地方,就应该改进,谢谢。
以上仅此个人观点,与众多路人无关。
 http://s10/middle/4e414d8dgc08de782f269&690

http://s15/middle/4e414d8dgc08de7e3836e&690

http://s16/middle/4e414d8dgc08de85ff71f&690

http://s2/middle/4e414d8dgc08de8ce9351&690

http://s3/middle/4e414d8dgc08de9482892&690

http://s12/middle/4e414d8dgc08de9b7788b&690

这件事由于本地论坛上的争议,还引起了2012年05月22日佛山日报T02(F02)观潮版的评论,并且于当晚还上了佛山电视台的《画龙点睛》节目。

http://s12/middle/4e414d8dgc0a169ed467b&690

http://s14/middle/4e414d8dgc0a16982888d&690

http://s4/middle/4e414d8dgc0a16a1c14c3&690

慈善募捐也要“拘小节”

作者:一丁

  再一次,慈善又成为网民唇枪舌剑的焦点。据《佛山日报》昨日报道,佛山网友在本地论坛上热议志愿者的街头募捐。有网友分享曾经被志愿者“拦”住捐钱的经验,认为“几个人突然冲了过来”。这种捐款方式的确让人反感,有一种“被捐款”的感觉。        

  志愿者街头募捐却成为市民眼中的“拦路打劫”,这事儿想必大多数的志愿者们觉得挺委屈。为了获得更多的捐款,顶着烈日走上街头,呼吁爱心,怎么就让人反感了呢?

  在这里,咱得说句公道话,对于街头募捐的初衷和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谁都不能也不应该否定。笔者至今都记得这画面,一个大学生志愿者抱着募捐箱满脸是汗,站在路边,她的眼神里透出真诚。

  不过,若是来个角色互换,体验一下网友们所遭遇的情景,或许就能理解他们的抱怨。你抱着个孩子,手里提着一袋米,满头大汗正要过马路,志愿者抱着募捐箱一股脑冲到你面前,你心里是不是会有点不舒服?你急急忙忙赶往办公室,突然有人拿着募捐箱拦过来,站在面前不走,这时候你是不是有些尴尬?        

  网友们的抱怨其实是一种本能的心理逆反。慈善募捐本就应该按照自觉自愿的原则,募捐者真诚发出号召,市民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在美国,修女们进行街边募捐都是站定在路口向行人派发传单,为了感谢捐款者,修女们还会礼貌地回唱一首歌曲。一边是尊重与感恩,一边是自愿奉献爱心,双方都舒服自在。        

  慈善募捐本是利民的大好事儿,但真得拘点小节,别让个别志愿者的行为让整个志愿者团队产生负面形象。这就需要制定针对志愿者的行为规范,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开展募捐。此外,定期公开善款去向对于消除大众对慈善募捐的误解也至关重要。从细节做起,慈善才会走得更稳定更长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