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纪中,你的西游生错了年代

(2011-07-29 10:46:07)
标签:

杂谈

http://s11/middle/4e414d8dga92c4a168d1a&690

 

文\鱼竹舟


  昨晚,张纪中版《西游记》正式开播,本人也从头到尾看了开播后的头两集。老实说演员的化装与各方面的特技确实不错,但是也没有之前说的追求好莱坞的特技效果那样,与好莱坞的特技效果相比话,还是显得粗糙一些。

  即便张纪中原本就不想超越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但是观众肯定会说三道四,无形中会与老版的《西游记》进行对比。当然,老版的西游记至今堪称经典,其实也是六小龄童的猴性至今让其他版本的孙悟空无法超越,既然无法超越六小龄童的猴性,那么张纪中版的孙悟空索性让其更加接近人,以此来避免猴性之争。

  当然,老版的《西游记》之所以堪称经典,与六小龄童有关,与尊重原著有关,与老版西游记拍得还不错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开播的年代有关,因为那个是“经典”的年代,为什么叫“经典”的年代,因为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忙碌的生活,没有更多的业余娱乐场所。那时候,大众对于电视刚刚走进千家万户充满着好奇,于是冲着这样的好奇,大众的茶余饭后只有电视,而且可看的频道不多,基本上打开电视就是中央电视台,可供自己选择观看的节目实在太少。于是基本上家家户户晚上并没有如今忙碌的应酬,打开电视就是看《西游记》,当中也夹杂着对那时候一些电视效果的讨论,毕竟那时候许多观众还不知道这样的效果是如何做到的。于是,基本上那个阶段成长的人,都看过整部老版的西游记,甚至是看了几遍。这就是当初电视受热捧的原因,跟年代有关,而后来老版《西游记》的原班人马还补拍了续集,六小龄童的猴性还在,但是续集却反响不大,这就是年代所造就了局限。而在如今的老百姓的生活已经相当丰富的年代,又有多少人会对张纪中《西游记》“感冒”呢?又有多少人会从头到尾将张纪中的《西游记》看完呢?如今大家都很“忙”。张纪中的《西游记》可谓是生错了年代,生在一个缺乏诞辰经典连续剧的氛围年代,张纪中的《西游记》想超过老版,难上加难,如果两个版本的西游记如果诞生在同个年代,那么老版的《西游记》肯定要给张纪中的《西游记》靠边站,遗憾的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老版的《西游记》不管是因为什么因素,在大众心目中已经堪称经典,经典就是别人难以超越的。观众心目中的经典跟回忆有关,跟感情有关,对于老版《西游记》,观众情节依旧。经典就好比一个人的老婆,无论美与丑,但是感情却很深固,别人要是拿其她女人来跟其老婆对比说,这个身材好一些,脸蛋漂亮一些,却忽视了谁与谁的感情更加巩固些。所以观众看老版《西游记》犹如看自己的老婆,看张纪中的《西游记》,犹如看街上的美女,一眼而过就好。

  如今总是会有人拿经典翻拍,结果翻拍的质量不怎么样,大众都在指责中,但是大众忽略了这是商业化的年代,要讲究投入与产出的年代。经典虽然难以超越,但也不代表无法超越,而如今要超越经典,就意味着需要更大的投入,所谓更大的投入就是资金的投入,但是这对连续剧还算低迷的年代,哪个制片人敢发大手笔去进行超越经典的投入呢,大投入很可能意味着大亏本。就好比之前周润发饰演龟仙人的《龙珠》,无论在剧情、特技还是场景上,都被观众批判得一无是处,但是那确是一部在业内堪称成功的影片,因为那部影片却是低投入高回报的影片。所以许多经典重拍,仅仅是为拍出来给大家看,制作团队的人虽然想要超越经典,但是却只能当成一个目标,因为害怕归本所以没人打算真正超越经典,如今是追求商业回报的年代,而不是追求超越经典的年代,大众也无需指责,只能说我们对于连续剧很不给力,如今还有多少人沉迷于连续剧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