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度”、“效度”的联系与区别

(2007-12-23 23:41:42)
标签:

知识/探索

信度”

、“效度”

联系与区别

分类: 心理测量
 

十二、“信度”、“效度”的联系与区别

前面提到心理测验最后还要通过运用“信度”和“效度”,来对测验的结果进行鉴定。那什么是“信度”与“效度”?

(一)联系与区别

1.信度:是指多次测验的结果保持一致性。包括在时间、内容和不同评分者间的一致性,也叫可靠性、稳定性。

2.效度:是测验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特质的真实、有效、准确程度,即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3.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是前提,效度是保证。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的条件,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对效度的要求比信度还要高。

(二)接受“信度”的水准

1.一般能力与成就测量的信度系数在90%以上。

2.人格、兴趣测验的信度系数在80%以上。

3.信度系数大于70%,可用于团体比较。

4.信度系数大于85%,可用于个体鉴定。

(三)关于社会文化背景的问题

我国目前使用的人格测验,大部分是由国外的人格测验修订而成。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被试者,对某些题目的理解可能不同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在MMPI中有这样一个题目:“遇到同学或不常见的朋友,除非他们先向我打招呼,不然我就装作没看见。”对这一题目,我国多数的被试者答“是”,而MMPI将此题划在精神分裂症量表中,答“是”反映有一定精神分裂症倾向。结果我国被试者在这一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美国人。因此,人格测验的编制或修订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本土化,从国外引进的人格测验,只有经过仔细修订并建立自己的常模后才能使用,才有信度、效度可言。

又如上面提到“大五”、“大六”人格理论:西方发现人格的“五维模型说”。但跨文化的研究显示,这个理论模式并不能客观地涵盖生活于其他文化条件下的人的行为,当然也包括中国人。“五维说”难以“说”清中国人。相比之下,西方人更凸显“开放性”,中国人则更强调“人际关系性”。“大六”——《中国人人格测量表》的编定,反映出了符合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那些个性特点,如“人情”、“面子”、“人际和谐性”等。而这些人格特质在西方的人格测验中是难以获得的,特别是“人际关系性”这个因子,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格特质。“五维说”中的“宜人性”也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但它更多地带有“被动”、“中性”的意味。西方社会中那些“耿直”、“诚实”的人在获得自己的利益时,会更多地依赖法律、规章的保护,而中国人则是寻求“人情关系网”的庇护,因此第六个人格维度恰好折射出中国人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的独特文化特色。这样以来,《人格测量表》在中国也就有信度、效度可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