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這個成語好用呀。我們公司裡一位老安哥常常把這句成語掛在嘴邊。在他的理解中所謂未雨綢繆就是要存錢不停的存錢,越多越好。
當然他的理解也沒錯,但我覺得未雨綢繆的理解還應該進一步。綢繆也是計畫的意思。「計畫」則可能是存錢也可能是花錢。
比如說要下雨了,你出門是帶傘好還是不帶傘好?那你要綢繆一下。帶傘萬一不下雨,你一路上都要拿着这把伞碍事呀,可是你要不帶伞吧偏偏又下雨了,可能会被淋个落湯雞。那么帶還是不帶傘?就要取決於你願意或者能夠承受什麼?
淋個雨對你來說毫髮無損,因為你身體棒,無所謂。那你就不需要帶傘,再说也不一定会下雨,因為沒帶傘你還落個輕鬆,而反過來說,你體弱多病,承受不起一場雨淋,你的綢繆應該如何你自己心理清楚吧!看到天有点阴阴的,出门就必定要带伞,比起生一场病,这点小麻烦真的是太值得了。
幾年前大選的時候李顯龍說,新加坡太小承受不起一點點的動亂,要大家齊心合力,支持政府...云云..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新政府也一直如此宣傳的。所以對於任何冒頭的反對黨毫不客氣,堅決消滅,斬草除根。因為新加坡就是那個身體不夠棒經不起一場雨淋的那位朋友,不能有一點閃失,所以要把雨傘帶好,也要把反對黨統統幹掉。
那麼回到當前的疫情,新加坡的承受能力有多大?未雨綢繆了嗎?
想必早已经绸缪妥当了,这才胸有成竹的呼吁大家没病无需戴口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