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显扬首次华语出击争取华社理解(第724篇)

(2017-07-02 22:21:38)
标签:

杂谈

李显扬首次华语出击争取华社理解(第724篇)

今天,李显扬在Facebook上发了一篇华文文章,大致回应了一些民间疑问。

这篇华文文章,李显扬特意说明是请朋友帮忙翻译的,可见李显扬是不具备华文书写能力的,至少无法运用华文做长篇表述。这在之前我就怀疑李玮玲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看来这种猜测不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新加坡所谓的双语教育意义何在呢?李光耀的儿子都不能写这样一篇华文短文,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所谓的双语教育的成果非常的不理想。

而且在短短千把字的文章中就出现了几处叫人匪夷所思的句法错误。例如:李显扬在提到自己的母亲时说,“母亲是一个非常有原则,隐私的女性”。这里就令人莫名其妙,“隐私的女性”和早些时候陈部长的“半知不解”似有着异曲同工的幽默之妙。

在文章中另外一处还出现了这么一句:“何必惹来公众哗然、角色暗杀、甚至流亡的下场?” 这句初读之下,我也是惊讶不已,还以为李显扬的哥哥要暗杀他呢。后经网友解释才明了其意。 这句是英文character assassination (人格诋毁)的机器翻译句。这个乌龙也真够乌的。

另外,李显扬的多处解释看似并不能令人信服,也有前后矛盾之处。他说:“父亲深信新加坡需要注重前途,不是什么纪念碑”.........但文章后面又提到“我们建议拆除后建立一个纪念公园”。这里是不是有点矛盾?

还有,文中反复说李显龙保留故居的目的是私人目的,这一点也不太有说服力。李显龙固然有其私人目的,但同时这里也远远不止李显龙的私人目的,不知作者有没有现实的分析过?建议保留李光耀故居的呼声在李光耀当初在《新加坡发展的硬道理》一书中首次提出拆除故居时,就引起了民间广泛的讨论。

但李显龙作为总理,一方面他要争取民意,一方面也要为执政党拉拢资源,保留李光耀故居似乎是一个非常值得优先的选项。但他在处理这件事时,其处理方式显然是非常糟糕的。他把一件原本简单的,可以家庭处理的事情搞成了国家大事。以至于还要动员国家资源,请来一大帮百万部长,搞一个73国会辩论。

其实从开头来看,李显龙既然想把这个捐给国家,又为何要把房子卖给弟弟呢?这不多此一举嘛,为什么不直接自己给办了呢?

很显然,他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想摆脱房子是从自己手中被政府拿走的这样一个事实,而要弟弟来担这个责任。因为如果政府是从李显龙手中把故居拿走的,他会担心人们说他自私,他的个人目的就会太过明显。

所以他耍了一个滑头,把房子卖给弟弟,然后通过国家力量征得故居的权力。他两头做好人。但没想到弟弟和他杠上了,因为毕竟花了这么多钱,而且还要担负故居是从自己手中被征去的“罪名”。

这也太特么冤了吧!李显龙把弟弟带进沟里了。

事以至此,李显扬有点骑虎难下的味道。目前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因为毕竟强势如此李光耀也在临终前意识到故居不太可能会被拆除,才会痛苦的和李玮玲说后悔和特别委员会见面。这就是说明了,故居的被保留是全体高层的意见,连李光耀也意识到无力反抗。

何况从不涉政,也没有什么特别手段的李显扬就能让政府把故居拆了吗?正如李显扬强调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其实这种事情完全应该由李显龙出面说服弟妹,做好思想工作,以总理的智慧而不是总理的权力去说服弟妹,以兄长的责任而不是以大哥的老资格去取得弟妹谅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为毕竟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事。

李显龙够聪明的话,这本来就是一桩不该出现的纠纷。不能想当然的以“弟妹容易搞定,何况我还是总理”的心态去处理。所以李显扬在帖文中说“是大哥逼我们”,看来是没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