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狼谈新加坡的本土忧患意识

(2013-02-26 15:55:39)
标签:

新加坡本土意识

刘程强

工人党

行动党

分类: 本地风情


工人党提倡本土意识,限制外来人力,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执政党热衷于经济发展,认为外来人才对新加坡的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你如何理解?

答: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对也都有缺陷。我这样的话并不是在做和事佬,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必然有自己一定的位置,或高或低,而这种地位的确立绝大多数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而是家庭、环境、接触的人、还有各自的运气等等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这是被动的,但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定是着眼于自己的位置的,你的政治观点也就会被这种外在条件所约束,也就是说个人的观点其实也是被动的,人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是一种自然的自我保护。作为新移民阶层受到执政党政策之惠而支持执政党也是情有可原的。但这种支持能保持多久是个问题,政府也不可能依赖不断的大量新移民来增加选票,这是在饮血止渴。

另外,工人党提出的所谓照顾本土意识,这本来就应当是执政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和兼顾经济增长这两者之间是有一些矛盾的。作为反对党可以不负责任的随意指责,但执政党却无法把经济增长以外的任何问题摆在首位,这就让执政党陷入两难的境地。搞不好经济头上的乌纱不保,失去民心也一样会导致执政的翻船。


在别的国家里本来搞好经济和争取民心并不会成为一组矛盾,但在新加坡这两者之间却间接的成为了一对矛盾体。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只要仔细看看新加坡的劳动力结构,就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因为新加坡特殊的劳动力结构,在长久以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本国人和常住外国人几乎各占一半的局面。
这些外国人当中除了极少的一部分家眷之外,都是工作人士,是本地劳动力市场的主流,但占着常住人口另一半的本地人当中参与社会工作的(按照一般社会劳力结构估计)则少过其本身的半数。这就很明确地说明了一个情况: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非常依赖于外来劳动力。

还有,近年来本国年轻人在教育系统中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以便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在择业方面也更加品味高端了,这样形成的劳力缺口也都是需要外来人力作为填补的。

那么外国人对新加坡经济做出如此大贡献,理应受到本地全社会的极大欢迎才对,为何还会闹出这么多问题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凡事都不能过火。当外来人口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本地人心理和物质都要慢慢开始面临挑战。

而且这种挑战来得异常迅猛,对本土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这是不仅因为外来人口的“数量”而且还有“质量”。

我们知道,在自然人群中优秀人才和低技能人员是有一定比例的,这和人口的年龄分布总是存在老中青幼一样,哪里都有差的和好的。新加坡也不例外,在劳动力群体中按正常比例计算,至少有一到三成左右的人是属于低能力的人。
我手头上没有关于新加坡低技能劳力的比例数据,但谷大哥还是告诉了我一些别的东西可作参考。这是有关欧盟国家关于低技能人口数据的相关信息。欧盟计划在2020年,把阅读、数学及科学方面技能低下者人口的比例减少到占人口总数的15%以下。15%这个数据我想大概可以粗略的套用给新加坡。

2012年新加坡总人口临时数字为531万,其中328万人属于新加坡公民,53万个永久居民,其余的外籍人士有约150万人。那么我们套用一下15%这个低技能人口比例数据,新加坡低技能人口就有492000人,这些人若不是出生在百万富翁的家庭,那么他们成为社会贫困阶层的可能性就非常之高。

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其余的200多万的外来人力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我们还是要举个例子说明:比如说你是个地主,拥有很广阔的田地,你需要很多农民来帮你耕种,你会请什么样的农民呢?你要找什么样的农民我不知道,但一定是你需要的那种,对吗?你可以选择。

通过以上简单的事实很明确的说明了一个问题,本地劳动力素质和外国引入的劳动力素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自己生的孩子有缺陷你也得养着,但你要收徒弟则不可能收那些有问题的孩子,也就是说本地劳动力是自然状态下的劳力结构,而外来人员则是筛选出来的精兵良将,当这些精兵良将的数目越来越大,相等于本地人口甚至超过本地人口的时候,社会承受力的承载方向自然就会更多的偏向外国人,各种社会结构也会朝向适应外国人的方向调整。那么这种情况的发生对本地社会的冲击将是全面性乃至毁灭性的。

所以民众的焦虑是可想而知的。

由此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执政党与反对党争夺本土意识先机权的斗争将进入空前白炽化的阶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