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手指的灵活性训练对于一个学龄前儿童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十根手指被大脑的不同部分控制着,对手指的全面训练可反向刺激大脑各部分全面发育。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可以灵活的运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但到了无名指和小指就往往显得不能自如支配了,(特别喜欢挖鼻屎的除外)
这是因为在大脑发育成形之前我们缺乏对不常用手指的运用,使其长期以来处于惰性状态,而没有给予必要的刺激。这也反映于一个人在成年后在创意和观察力上的欠缺。
那么什么叫做大脑成形之前呢?
这个问题让我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形象化的说明,我们可以用面粉的发哮来打个比方,我们在做一些比如面包之类的面食之前,我们知道要对面粉进行发效处理,只有发好了的面才能做出千变万化的各类精美面包,这里的制面包工艺是多种多样的,也可让面包师尽情发挥创意,但这一切必需基于一团发好了的面,这个发面的过程我们简单的将它比成大脑的成形过程。例子有点简陋,但我希望易懂。
成形之后的大脑就如同发好了的面,你不能说这面似乎没发好,再发一发看看,这是不行的,发过了的面,是无法再做任何改变的,时间错过了,预置的水,哮母粉,揉搓的力度都不能重置了。那么大脑的成形也是一样,一旦成形,就好比预置了各种形状的入口,三角形的入口可进三角形的东西,圆口的吸收圆形的好料,这都取决于你的预设,而无法对这些入口的形状再做改变,而这些入口的预设是一种大脑和外力之间的双向刺激过程,也可以说成是遗传和后天影响,但遗憾的是,这种后天刺激只有对7岁之前人的大脑才能起到作用。
如何对7岁之前的孩童进行充分的后天刺激,以激发大脑各部的充分发育?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们的手指得到来自受控于大脑的尽可能的反复训练。
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各类针对手指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手指的灵活性能,而一些乐器更是在此方面表现出色,比如萨克斯,笛子之类的充分运用到每个手指的乐器对手指的训练极为有效,但吹奏类乐器显然不适合年龄尚幼的孩子,因为这会伤害到他们的呼吸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相比之下一些弹拨乐器,对提高手指的灵敏度,以刺激大脑的成形更为合适。在这里专家门建议西洋乐器以钢琴为最佳,中华乐器则以古筝为首选。而鉴于钢琴的昂贵和难度问题,如果不是一心想在音乐方面做特意的培养,古筝的选择是合情合理的。
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早教,对大脑的充分刺激不等于让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认识好几百个单词,背几十首唐诗,这就等于让还在发面过程中的面粉做成如何精美的外形,我们知道那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在大脑完全形成之前的所有记忆元素,它们之间是毫无本质区别的,都无法对大脑的成形起到全面有效的积极作用。
理论上,7岁之前的大脑成形几乎对外界一切刺激都会产生反应,而有效和积极的刺激将显著改善和提高大脑在各个方面的发育,这就需要专注于时机和方法,例如,在三岁之前来自外界的刺激对语言天分方面的培养特别突出,三岁之前的人类大脑极为柔软和具有可塑性,通过听觉让声波在大脑皮层刻下了极其细密的各种沟槽和回路。
这些沟槽和回路就反过来控制了日后的发音和对不同语言的敏感度,也就是说,一种在三岁之前没有听过的语言,人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就会遇到语感和发音方面的问题。
三岁过后,对大脑皮层所能接受的来自外界的影响在语言方面开始急剧变慢,从而开始朝向肢体影响过度,但这些又是比较隐藏和容易被忽视的,然而,我们基于遗传的强大力量而能够做到的微弱改变就只剩下两到三年的时间了,但可以肯定,这种微弱的改变不管多么的微弱,它对我们的一生也会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