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化长狼
文化长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95
  • 关注人气:1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偷袭珍珠港的意义

(2011-09-11 18:38:42)
标签:

丘吉尔

二战

偷袭珍珠港

国会决议

日本

分类: 历史沉海

偷袭珍珠港的意义偷袭珍珠港的意义



对于1941年12月7日,罗斯福总统说,“这是一个羞辱的日子”这个羞辱是美国的,更是日本的。

珍珠港事件过去60年了,战争结束了,美国人的伤痛也渐渐的被淡忘了,但日本人因此得到的来自全世界的鄙夷将永远无法消除。
为了说服国会立即对日本宣战,美国作出了巨大牺牲,拥有强大力量的美国在二战前期一直采取骑墙观火的姿态保持中立,然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在做着极其艰苦的战斗,如果没有美国的加入英法等国是无法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法西斯将把屠杀继续扩展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然而正如英国人起初所犯的错误一样,现在美国又在走老路,国会的一些天真的中立派和平派始终认为美国不该插手欧洲事务,也不应该被拖入太平洋战争,面对这样的占大多数的国会议员的态度,罗斯福焦虑万分。

 

当时的罗斯福是想迫切的帮助英国,因为他深信:“如果邻居失火,你只是在家里储存更多的水,是愚蠢的。”
因为战争一旦英国输了,那么美国的利益所的受损失不仅仅是几十亿美金的债务,今天被打败的是英国明天战火就会烧到美国。


虽然,罗斯福在此之前已经成功说服国会于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对反法西斯联盟给与了巨大的帮助,但他明白,这远远不够,对于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来说,眼睁睁的看着和自己有着极深的共同利益的英国走向死路是不可能的。如果说是仅仅花点钱就企图万事大吉,这更是在自欺欺人,也等于是在向法西斯表示妥协和畏缩,是置一个大国的义务于不顾,置世界人民的生命于不顾的极不负责的懦夫行为。
然而,发生的珍珠港事件却正好成了逼迫国会立即同意对日宣战的极好的理由。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港内的两艘最重要航空母舰不声不响的离去执行任务,当日本人发现主要袭击的目标不在港内,大吃一惊,但袭击还是照计实施,收获不少。全美乃至全世界都震怒了,当然还有美国国会。
虽然和许多的历史爱好者一样只是确信这仅仅是个猜测。但依然是令人痛心的。
日本通过珍珠港将美国彻底拉进了战局。但成功偷袭珍珠港后,最开心的不是日本人,而是英国首相丘吉尔,这位有着超凡战略眼光的世纪伟人含着眼泪笑着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总算可以打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