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师手册(2)--文化的基座

(2009-10-10 09:00:58)
标签:

设计师

手册

文化

基座

分类: 吾思吾想

日本人对英文的学习能力是很低的,但他们没有因为英文不好而落在了世界其它设计师的后面,相反他们是一群只用日文设计广告的世界著名设计师........

 

 

成功的创意从来都不会远离文化底蕴的支撑。

表面上看去是杂乱即兴般毫无章法的广告创意,其实是不可能脱离一个时代的文化影响和历史印记的。没有了文化这块坚实的创作基石,作品就没有了灵魂。

没有灵魂的设计其实就是在碰运气,所谓灵魂就是那种设计师完全拥有的东西,是自身的完全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特,一种由衷的表达欲望。这种表达欲望从何而来,是看看高水平的设计启发而来的,还是凭年轻活力的热情激发而来?

当然,决不可能那么简单,学习高水平的设计和年轻的活力是不可缺少的创作因素,但最终还是要经过你的思想认识重整,才能变为新的作品。如果把你的思想说成是一个烤箱,那么你这台烤箱可以烤出什么样的面包呢?没有温度的烤箱烤不出面包,不可以调节温度的烤箱烤不出有特色的面包,太高的温度会把面包烤焦。

你要学会烤各种各样的面包你就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可调装置,内涵就要大,这个内涵就是你的文化内涵.

新加坡是一个很独特的国家,在创意者一块儿的发展始终处在无足轻重的位置,跟随着世界潮流可以不断地变换着航标,俗话说船小好掉头,正是这个道理,这使他们始终保持在世界设计领域之内,但永远无法跻身前茅,这和当地的文化状态有着极为深切的关系.

 

如果你仔细观察本地的广告,你会发现,所有的广告设计如同出自一个人的手笔,没有独特的创意和构思,但也不能说是低水平的设计,这样的广告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半成品广告,创意和文化都原自泊来.

这种现象在一些非母语为语言媒介的国家和地区尤为突出。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缺乏原创性。关于这一点新加坡无疑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是一个即奇怪又令人痛心的国家。奇怪的是以英语为主要媒介的国家竟然没有几个人可以说标准的英文,从学校的老师到政府部门的官员,几乎一口新式英文。操着奇怪的发音也毫不在意,习惯了就自然了,而自然了就难改了。难改了就不改了。

那么心痛在哪里呢?这本是一个可以很优秀的发扬华语的地方,却被国家政策所限制不得不放弃本可以和中国大陆同步发展的华文教育。要知道良好的普通话发音对学习英文的发音会有很好的帮助,中国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对方言发音习惯的克服的过程,而现在的新加坡人要不就是从福建话过度到英文的学习,要不就是直接进入新式英文的学习。显然顽固的方言式英文的发音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我们还看不到会有什么改善。

 

发音问题有点扯远了,但显然联系到根源的文化也是一样的道理。这里的文化没有根基,没有可以信赖的文化土壤,现在躺在英文上半睡不醒的新加坡人其实并没有什么踏实感,随时都有改变的可能。或者那天法文了,那天德文了,没有一样真正是自己的,真正自己的又被遗落在角落.

那么做广告当然也只能模仿了,新意要做成创意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新意可以是很有意思的,也可以是很无聊的,而创意则是即新鲜又有含意的。

 

中国迟早都将成为一个设计大国,这不仅仅是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趋势,也是一种民族自强的迫切需要。(....................删除若干字................................)

 

日本是个在现代设计领域里的一个强国,他们可以在世界设计界占有一席之地和他们充分利用和发挥的本民族文化特色是分不开的,日本人对英文的学习能力是很低的,但他们没有因为英文不好而落在了世界其它设计师的后面,相反他们是一群只用日文设计广告的世界著名设计师。而在大多数华人的眼里,认为用华文设计广首先就是很落后的。避开市场的需要不谈,用华文来进行的各种设计活动就是土得掉渣。

 

这里的人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就变异了的骡子,永远搞不清为什么只有马才能在战场发挥威力。

还有一种就是,终不出井底的青蛙,坚信井壁就是天边了,只看见周围的井壁,也从来没有想过还有井外世界。

 

避开了文化这一块心病,本地设计师就只能从技术上加以弥补了,

而只注重技术的训练却忽视思想锤炼的设计师迟早将沦为一名设计熟练技工,这里的思想锤炼绝非简单的设计概念的更新,一味强调设计理念的新意,而实质上不过是个平庸的追星族而已。

我们说设计不仅要创新同时也要创智。在创意的同时如果缺乏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石,这种设计往往只是昙花一现难以取得共鸣的.

 

一盏会发光的灯泡,是不具备带来光明,希望,曙光,温暖,火热,激情感触的,除非你从没有见过太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