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两日(3)——上海延安路高架桥龙柱及老建筑

(2016-12-27 19:54:00)
标签:

上海

延安路高架桥龙柱

百年老建筑

音乐厅

外滩

分类: 江山如画

    9月16日早晨,天依然下着小雨,上海真是多雨。今天要坐高铁去南京,所以,抓紧时间去看看音乐厅和龙柱。


http://s2/mw690/001qQaR5zy77w5Ke8uZf1&690上海音乐厅~

    同志们还记得多年前上海音乐厅平移的事儿么?那可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闺女问我想去看看么?我知道当年平移音乐厅的事,自然想去。好在不远,出酒店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



     十几年前,上海市政府对市中心进行综合改造,其中一个重点项目,就是把虹桥机场通往外滩的延安路拓宽,而延安路南侧的音乐厅是个“建于1930年的百年老建筑”,正在规划之中。

    古建筑要保护,是不能拆除的,怎么办?平移。
 
    2002年9月1日音乐厅歇业,同年12月16日音乐厅的平移工程开始,经过近200个日日夜夜,音乐厅向东南方向移动了66.46米,到现在的位置。(百度)

    音乐厅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聊天:在平移过程中一切顺利,这座百年老建筑丝毫无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花费的银两够建好几个音乐厅的了。绝对是可歌可泣的工程!


http://s9/mw690/001qQaR5zy77w7hJtdS18&690延安路高架桥

跟北京建鸟巢娘娘庙的传说并为两大灵异事件的上海延安路高架桥龙柱,终于让我看到了。


 延安路高架桥龙柱

资料:
    90年代,上海进行高架桥工程。当工程进行到关键的延安路交叉连接的接口时,作为高架路主柱的基础地桩怎么也打不下去。然各路精英汇集,尽显神通之后,地桩依然打不进。无奈之下,主管们想到了求神拜佛。他们请来了上海玉佛寺的一位主持。

    主持来到工地细细察看后,闭目合掌,久久不语。众人问可有办法?

    大和尚沉思良久,开口说,已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的办法也是有的,但要行一番法事,请动神明灵物让出打桩的之地。

    大和尚默然择定吉日,众人循其嘱咐,一切准备停当。法师焚香祷念,行事。事毕叮嘱某时某刻后即可打桩,然后一去不返。


延安路高架桥

资料:
    工程技术人员虽然一头雾水,却也动心聚念,遵嘱照办。谁知如此这般之后,地桩竟然顺利打了下去,不偏不倚,完全符合设计标准,南北、东西高架严丝合缝。

    大和尚回到寺庙,不多日无疾而圆寂。

    大和尚作法的布置,只传数个领导和工程负责人,并再三吩咐秘而不宣,所以外人无从获知详情,唯一能看到的痕迹,就是在接口处地桩上浇筑的巨大圆型支柱周身围上了白钢并装上了龙型纹饰,作为对佑助打桩成功的神明灵物的祈敬。

    此事不知真假,但的确很神奇,否则,为什么弄个龙皮围起来?


下面8张是延路上的古老建筑……

“杏花楼”里的糕点,闺女说很好吃,可惜时间太早,没开门。


查了一下,光绪十八年,是公元1892年。

上海清真洪长兴餐饮食品有限公司,由著名京剧表

    演艺术家马连良的二伯父马春桥创始于1891年。历经百年沧桑,洪长兴已经发展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上海清真行业的龙头企业。


德大西旅舍1897


创始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


燕云楼1921年

http://s14/mw690/001qQaR5zy77w8zryVf3d&690大壶春1932年,沈大成 1875年


http://s5/mw690/001qQaR5zy77w8zAMAI34&690


小杨生煎
来上海第一顿饭——小杨生煎,竟然是小龙虾馅儿的,好吃~


城隍庙也是外地人必来的地方


别看下着小雨,一点都不影响游客的兴趣,人多极了。


    走在街头前往江边的路上,感觉上海的云好低啊,您看左边那朵云,就挂在灯柱上。我的天,太美妙了。而且,云不仅低跑的还飞快,眼瞅着在头顶呼呼呼地飞啊。


http://s14/mw690/001qQaR5zy77wnqMIXjcd&690这就是传说中的外滩?


http://s2/mw690/001qQaR5zy77wnATyG5e1&690敢情就是一个有着洋建筑的江湾。


http://s8/mw690/001qQaR5zy77wnrLFB577&690扫一张有电视塔的


http://s6/mw690/001qQaR5zy77wnJA7idd5&690一到晚上就金碧辉煌的十里洋场~


http://s8/mw690/001qQaR5zy77wnNMm1Nf7&690外白渡桥,是我特想看的。


    第一代外白渡桥是座木桥,建于1856年,是由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洋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凑资组起,由“苏州河桥梁公司”投资建造的。名为“威尔斯桥”。后几经演变,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百度)


 “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所以叫“外”,“白渡”由“摆渡”衍生而来。(白度)


从犹太难民纪念馆出来,在电视塔下面的广场转了一大圈,
看见那座“日本大军刀”心里就堵得慌!


拍这张照片,俺闺女可费了老劲,都趴在地上了,呵呵呵~


    坐在浦东商业区的咖啡馆里看江对岸,想起了上海人常说从前的浦东这边是穷困落后的,江对岸看不起这边的穷人。可现在不同了,日新月异富起来了。



    这个大锚,是一座万吨级远洋船舶的巨大铁锚,是由原址上的立新船厂干部和职工赠送给浦东新区陆家嘴开发区的。



打车去坐高铁的路上,看到的上海美术馆~


上海静安寺~

    今年,闺女在上海、南京、苏州三地工作了一个夏天,在静安寺附近的马勒别墅住过几天,十分享受。哪天我发几张图片给大家欣赏欣赏。

    此次来上海,说是两日,实际上就是两晚一天。

    9月14日,下午到上海。闺女没下班我在酒店休息。晚上闺女带我吃了生煎包、然后去了城隍庙、又在外滩走了一圈。
    9月15日,去参观犹太难民纪念馆、在东方明珠脚下转了转、又去江边咖啡馆休息、接着去了思南公馆、石库门。
    9月16日,抓紧早晨那会儿功夫,看了音乐厅、龙柱、延安路上的老建筑,然后坐高铁去南京。

    
    上海两日结束,知道的想看的都看了,不知道的不想看的也没有想的念头。
    去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