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游云南(3)——小住诺邓村 品正宗诺邓火腿

(2016-10-30 08:02:18)
标签:

云南

云龙县

诺邓村

诺邓盐

诺邓火腿

分类: 江山如画
    离开藤桥已经是下午3点,还得去诺邓,时间有点晚,所以,决定不去后面沘江上游的三座古桥,直接去诺邓村住宿。给再来云龙留个理由。

    回来的路上,司机师傅说,因为这条沘江影响了两岸人们的来往,自古至今两岸人民齐心合力,建造了好多桥,有廊桥,藤桥,索道桥,还有一根绳的溜索桥。而且,那一根绳儿的溜索桥现在还在用。可惜他说晚了,我们没看着。


 

http://s10/mw690/001qQaR5zy7613UQtOV89&690到诺邓~
    一个多小时后,
下午4点半我们到了《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提到的,滇西北最古老的、以制盐和火腿著称的千年白族村——诺邓。



http://s7/mw690/001qQaR5zy7618e7KaW46&690绿荫覆盖,古朴安静~

 

 

http://s16/mw690/001qQaR5zy76140wEvdef&690过了小桥,看见了古老的盐井房~

 因为这口盐井出的盐,加上当地土生土长的猪,再加上这里特有的气候条件,
才能制作出著名的诺邓火腿。所以,这口盐井至今还在用的。


http://s8/mw690/001qQaR5zy7618QUL55b7&690有盐井的历史和构造介绍~

 
 汉武帝最早在云南授金印、设郡县时就专门设了个“比苏郡”。就是现在云龙诺邓及其周边地区。“比”是白族语“盐”的意思。“苏”是“人”的意思,寓意“盐人”或“生产盐的人”。

    可见在汉代这些“生产盐的人”就已闻名中原了。在广大西南地区多数是尚未命名的蛮荒之地时,“诺邓”———“比苏”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古老,对一个小山村是极为罕见的。“诺邓井”在宋大理国时期直属段氏政权控制。1383年明政府置云南四提举司之一“五井盐课提举司”于此,明、清以来是连通腾冲、缅甸和西藏、大理、保山等地的“盐马古道”轴心地。

  盐一度使这个小山村商贾云集,百业昌盛。一条依山而建的街道有三四十家店铺,每月都要“赶街”四次。小山村辉煌了好几个世纪,留下了寺庙、会馆、祠堂、府第、民居……保存至今的尚有元代建筑一处,明清两代建筑约百处,民国年间建筑约五六十处。 (百度)
    
 


右边的方形木架下面就是井口~
 

村口张望~
   
    站在村口往上看,您看见山顶上的那棵500年的大青树了么?那是诺邓村的标志,我们住的地方就在那棵大榕树后面,我的天哪,这是要爬山的节奏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4ZH00SIGG.gif





http://s6/mw690/001qQaR5zy7615IY1Tfe5&690我的天,一个小时后,终于到了顶峰大青树,旁边小院就是大青树客栈~

 

 

http://s8/mw690/001qQaR5zy7615EZNBR27&690坐在大青树下歇会儿,看见那个雕刻精美的大门了么

   
    1383年,明政府在全国设立七个“盐课提举司”,云南就有四个,这是其中之一的“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后来衙门外迁,这里就成了诺邓黄氏家族私宅。再后来,族人把“提举司大门”改造成本家科举功名的“题名坊”。


http://s6/mw690/001qQaR5zy7616xbfqRf5&690门上写着“世大夫第”~

 


http://s1/mw690/001qQaR5zy7615Fi3e010&690进得门来回看,是这样滴~

   
听村里人说,因为有盐井产盐,所以诺邓村的有钱人比较多,不仅有钱人多,还出官人。
当年的诺邓村很辉煌呢。
 

 

这个过道很窄~
 穿过这个过道一拐就到了举人旧宅,院子破破烂烂,屋里面黑黢黢的,只有一位老婆婆在干活,实在是破烂的没法看。就算为了旅游开发,政府也因该投资复原一下就好了。


http://s11/mw690/001qQaR5zy7616B5hfYca&690又爬了一段山路,来到了住宿的地方~

   
    原本打算住在大青树客栈,可是女儿怕老房子阴暗潮湿,我的老腰受不了,所以预定了诺邓村新开的“最高级”的客栈——素心-若水。


果真是新客站,院子里鲜花盛开,布置的花园一样,干净整洁,时尚新颖。
客房里还有独立卫生间,很方便。这样的客栈在古老的村里还真是独树一帜啊。
 

http://s3/mw690/001qQaR5zy7616LqXaq12&690诺邓小学
孩子们说,爬山爬惯了,从山下爬到后山的学校,只需要五分中。

   
    我的天,真的假的啊?我们可爬了一个小时哪。想起了去龙胜梯田时农家妹子送我们下山,比我们晚出来,等我们到了车站,她早就等在那里了。我说:你们是飞下来的?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村子里有好多古迹,这是玉皇阁~
 
 
玉皇阁藻井~
   
    玉皇阁藻井上是四象八卦二十八星宿图案,按说,这个八卦图中央应该是一个太极图,可却是空的。客栈小姑娘问我们那个太极图在哪呢?我们摇头:不知道。她笑了说:就在你们看过的太极村哪,呵呵呵。
   
    虽然知道是个传说,但我们也愿意相信。云南这个秘境,神奇的事情太多了。


http://s8/mw690/001qQaR5zy7616RxuaXe7&690制盐的灶台~

 

 

成品,一盒两个15元,我买了一盒~


http://s13/mw690/001qQaR5zy7616RMqe01c&690每个都有诺邓标识~

       看上去,诺邓盐颗粒比较大,手感粗糙。客栈女孩说这是因为诺邓盐富含氯化钾比较多,钾的结晶颗粒粗。如果含钠多,颗粒就会比较细致。诺邓盐之所以咸而香,也是因为含钾比较多的原因。


http://s9/mw690/001qQaR5zy761gALvTie8&690客栈晾晒的火腿~ 

    关于火腿她说:必须经过两三年的腌制晾晒才可以吃,好火腿必须超过三年以上,才能称作优质的诺邓火腿。火腿上那层绿色发霉的东西是青霉菌,这层保护膜可以保护火腿不腐烂变质,有了它的保护,苍蝇都不叮。我们观察了一下,苍蝇还真是不往上落,真是太奇了。



http://s7/mw690/001qQaR5zy7616Wc4Zga6&690薄如纸似彩虹~

 
    我说:我们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知道这样的火腿你们自己也舍不得吃,都是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重要的事情才拿出来招待贵客的。我们不吃,只想看看切成薄片后的样子是不是跟电视里介绍的一样

 
    于是,她就切了几片给我们品尝,说实话是真香啊,阳光下真能看到彩虹一样的纹理。

 
    她说,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诺邓一下子就火了起来,游客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多,哪有那么多本地猪做火腿?而且还得腌制晾晒三年的。所以,为了满足游客需求,就从外面进火腿,有的一年多就卖,根本不是出自诺邓,毁了诺邓名誉。


   
 
    客栈老板是个武汉90后大学生,有事回武汉了
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是村里的一个女孩子,带我们游览,给我们讲解,十分热情,晚饭就在她家吃的,全都是自己中的蔬菜,绝对绿色。自青木川吃了原味菠菜后,又一次尝到了小时候的真正的蔬菜的味道。


http://s9/mw690/001qQaR5zy76149RsVif8&690晚饭后来到了大青树客栈~



女儿奖励我忍腰痛勇敢无谓的探秘精神,在古村里的大青树客栈泡中药足浴,放松肿胀的双腿。


漂亮的红土山~
 
 
 
 
    今天跑了那么多的路,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了电视里的景色,走进了电视里的故事之中,这是意外中的惊喜,再累也不觉累了。
 泡脚回来,舍不得进屋,又在院子里坐了坐。

   古村的夜很黑,天很低,满天繁星,村子里偶尔有几声狗狗叫,静极了。


美丽的诺邓~

    今天有太多的收获,太多的惊喜,没想到我们能来到在《地理.中国》才能看到的太极村和廊桥和藤桥,真真儿地走进了地理中国啊,真是太惊喜了!

 
   
大家有机会来云龙县看看吧,来这个千年古村看看吧,山清水秀,空气好,真的非常棒!

 
    诺邓村的老一辈不会说普通话,都是说白语,白语没有文字,没法写,我用汉语拼音拼两句刚学会的白语“你好”: no qiu ni 
wu。还有“再见”: bai la,或是shu l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