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赤城三日(1)——白河堡水库~一路的回忆

分类: 江山如画 |
与我的“青木川情结”一样,不老姐对河北赤城也有着深深的、难忘的、剪不断的情结。不同的是,我之前没去过青木川,都是听来看来的故事。而不老姐则是在赤城工作生活过,她把自己的青春贡献在了那个远离北京的偏远山沟,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都充满着无限情感和怀念。
为了达成不老姐多年重返赤城的愿望,为了看看赤城的山和水,从苍岩山回来我们几个就开始计划着此次旅行。
我不了解赤城,去之前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一篇介绍赤城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文章说:
我偶然之中,从《凤凰周刊》上发现了这个地方,看到了他的勇敢和坚强,我被这种精神所打动,倾全力搜集他的资料,为了让更多人记住他--一个为北京为奥运在不断送水的地方,而他们已经与干旱搏斗了十一年!
仅这一段话,就越发激起了我对河北人民的尊重,对赤城的好奇之心。
但是,到了长陵路口没往锥臼峪方向拐,而是朝永宁方向行驶,走上漂亮的昌赤路,沿途会经过
燕山天池(白河堡水库),然后到骆驼山。
这条路太熟悉了,我们去香屯玩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哎。看绿树、青山、白云,呼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心旷神怡。
这些日子,北京难得的好天气,雨过天晴、乱云飞渡,还看见了久违的彩虹。那几天可把北京人忙得够呛,仰着脖子手机不停地拍拍拍,低着脑袋微信不停地发发发,婷姐开玩笑说:再有几个好天儿,非把北京人累死不可。哈哈哈,还真是哈?可怜的北京人啊。
冰川绿谷~
迂回的山路~
这张图,我是想让大家看树后面那蜿蜒曲折的山路。当年虽说是柏油路,但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宽,这么平坦,这么好走吧?不老姐她们回趟家翻山越岭的真不容易,您们受苦了。
水库远景~
亭子后面可以远眺白河堡水库,
远处隐约可见的白色横快就是大坝,我们这就过去看看。
瞧这老两口,兴奋的跟孩子似滴,呵呵呵~
离开休息亭,不一会儿就到了白河堡水库大坝上。
关于白河堡水库,有一段资料必须复制上来:
作为北京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53%的水量来自赤城县。北京市饮用水中有三分之一来自赤城县。也就是说,北京市民每饮用三杯水,就有一杯来自赤城。
想当年,老两口不知从这条大坝上走过多少回~
不老姐说:
我们跟着大哥大姐一起回忆一起感慨,不停地拍照留影。
海棠为了把如画的风景拍全,登高啊~
到底小一岁是一岁,别说我上不去,就算上去了,一准儿掉下来,呵呵呵,羡慕啊~
拍吧拍吧,您看那天儿,不仅蓝还有密布的白云,辽阔哎,不拍多遗憾呐?
等过几年我们再杀回来时,也会回忆:2014那年的夏天…………,呵呵呵~
在白河堡水库大坝上玩了半天,不想走也得走……
山路迂回婉转,窗外绿水青山。
车子忽然一转,眼前豁然开朗 ,这个地方太好看了:子牙茗,停车……
我们噼里扑噜地下了车站在路边,可劲儿地拍拍拍,介是啥地方啊?
郑大哥指着河水讲解:这就是那条白河,流向白河堡水库的那条白河。
啊?这就是白河?
眼前就是传说中的白河峡谷?白河在这里是一条溪流?上游是什么样啊?
河边有人在拍照?
如果,我们不是还得赶着去骆驼山,赶着去军工厂,赶着去朝阳观,非得下到河边走走不可。
其实,骆驼山离着很近,开车就十分钟的路。您看,像不像两只脸儿对脸儿的骆驼?
我们走的这条昌赤路十分通畅,车少且无人,路上的景色山水画廊一样,非常好看,子牙茗和不老姐决定走这条昌赤路,真是英明的决策,圣明啊!
离开骆驼山,下一站,就到了不老姐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国营955厂旧址了……
资料:
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是北京第五大水库和海拔最高的水库。
水库通过7090米的输水隧洞将白河水引到山前,为延庆川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源,同时向官厅水库和十三陵水库补水,是跨流域沟通官厅、密云两大水系,将水资源进行调配的重要水利枢纽。2002年白河堡水库为官厅、十三陵水库补水5999万立方米。
博友居石晋人留评:
感谢京城银民如此感动河北银民对京城的贡献。
在河北,越是离京城近的区域越贫穷,知道的银都脚着怪,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