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西运城中国死海盐湖镁花心安摄影 |
分类: 旅游 |

1、运城盐湖形成于新生纪第四代,由于受一次大的造山运动的影响,运城盆地南部的中条山和北部的孤山、稷王山褶断上升,其他板块下沉,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沉积洼地,大量含盐类的矿物质汇集在这里,经过长期的沉淀蒸发,形成了天然的盐湖。

2、盐文化:河东盐和河东盐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古人对运城盐池的最早开发利用,已达4000年以上历史。
9、1985年,经过对运城盐池资源的充分研究,潞盐生产基本停止,取而代之的是硫化碱、工业无水芒硝等产品。

11、河东盐商——猗顿,猗顿,战国时魏国人。《史记·货殖列传》载:“猗顿用盬盐起,……与王者埒富。”他靠牛羊蓄牧起家,后经营盐业,利用骡马作运盐脚力,开辟运输通道,东向齐鲁,西向秦及西域。如此十年,终成富豪。

12、脍炙人口的典故“伯乐相马”即发生在河东盐池。史记《战国策·楚策》谓:“昔骐骥驾盐车上虞板,迁延具辕而不能进”。这就是伯乐(即孙阳)在通往虞国(现平陆)的盐运古道“青石槽”山道上发现的拉着盐车的千里马。
《河东盐政汇纂》记载,在唐初,河东盐池出现了垦畦浇晒产盐法。这是产盐技术的重大进步,领先西方国家约1000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活化石”。自“垦畦浇晒法”问世后,运城盐池潞盐的质量和数量大幅度提高。
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大历年间,河东盐池每年盐利达150万缗,占全国盐利收入的四分之一,占财政总收入的八分之一。

21、

32、对运城盐湖水的重金属含量检测表明,运城盐湖含有丰富的盐分,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死海,钠、钙、镁等元素高于死海,湖水密度达每立方厘米1.25克—1.29克(大于人体密度),所产生的浮力比淡水高出三成。入水后可自然漂起,水不没腹。我们抵达盐湖是秋天,天太冷,室外漂浮停止,室内消费四季存在,我们没有涉足。

33、镁花景观,镁花是硫酸镁的结晶体,当气温在5摄氏度左右时,硫酸镁便会从粉红色卤水里结晶而出,自然形成晶莹剔透、形状多样的粉红色“镁花”。

35、气温上升,盐湖中包含钾钠等盐成分,在气温上升后,湖水中矿物质蒸发,湖水会变为红色或者粉色;二运城盐湖和世界其他盐湖或者海盐田一样,生长着一种叫杜氏盐藻的嗜盐绿色微藻,在特定的环境下,杜氏盐藻会产生血红素,藻体呈红色。从而使美丽的盐湖出现了罕见的'玫瑰湖'美景。
至此,今秋“关公故里、大运之城”的旅行游记告一段落,感谢大家的观看。
前一篇:常平关帝家庙
后一篇:圆明园曲院荷风里的天鹅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