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路本来是十三陵中最大的陵墓长陵的神路,其余十二个陵的神路都由此神路分出,所以,它就变成了十三陵的总神路。
这条神路南起石牌坊,北至长陵陵门,长约7.3公里。沿途建有石牌坊、大红门、长陵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一系列皇家仪仗建筑。我们参观的是神路的精华部分,也就是从神功圣德碑亭到龙凤门。这里的石像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石像群,代表了中国古代大型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神功圣德碑亭,高25.14米,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有券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碑亭是清朝乾隆年间整修后的样子。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为了笼络汉族人心,曾经把十三陵全部修缮了一番,主持修缮的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人物,他就是宰相刘罗锅——刘墉。
碑的正面,上刻篆书“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下面的碑文是明成祖的儿子明仁宗为其父亲书写的碑文,记录了明成祖一生的丰功伟绩,全文有3000多字。
在碑亭的四角各有一对高大的白石华表,高接近11米。它们既是陵墓前的标志之一,又是碑亭前后的石雕装饰物。在华表的最上面的石兽称为望天吼,朝南的两个叫“望君出”,意思是企盼君王走出深宫,体察民情,关心百性的疾苦;朝北的叫“望君归”,意思是希望君王及早回朝理政。
1、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内竖碑一座,龙首龟缺,高8.1米,碑阳刻明仁宗朱高炽撰写的碑文,三千馀字,碑阴刻清高宗乾隆“哀明陵三十韵”,碑东侧是乾隆五十二年刻的御制诗,西侧是清仁宗嘉庆九年的御制文。
2、碑亭四角,各有汉白玉华表一座,表顶各有异兽一尊,面南者称望君出,面北者称望君归。每座华表上共刻有四十一条龙。
3、朝南方向的叫“望君出”
4、碑亭北依次排列大型石雕。有望柱二尊,坐立狮二对,坐立獬豸二对,立卧骆驼二对,立卧麟麟二对,立卧马二对,持瓜盔甲将军二对,朝衣冠文臣像二对,朝衣冠勋臣像二对。
5、象生造型生勤,雕工精细,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6、

7、

8、

9、

10、

11、
12、当年伟大领袖曾在此石象前拍过照,旁边有照片为证,我未拍。

13、

14、

15、

16、

17、

18、
19、北接三门六柱式的棂星门,也称火焰牌坊,俗称龙凤门。
20、抬头看到此景,按一快门。
21、黄栌在逆光下显成黄色,要红还需几日。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光线正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