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洞庭湖与岳阳楼(二)

(2023-10-25 00:32:47)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我国的四大名楼历史悠久、风格迥异、享有盛誉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位或几位名人为其留下与之相对应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诗或赋。武汉的“黄鹤楼”是崔颢的《黄鹤楼》诗让这座楼增光添色;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使其享誉海内外;永济的“鹳雀楼”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而贯穿古今扬名华夏;“岳阳楼”则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变得底蕴深厚名垂史册。

为了迎接新春佳节,岳阳楼景区外的广场上搭建起一座迎兔年的炫丽高大的彩灯花架,造型很具民族特色,吸引来不少游客拍照留影。让岳阳市引以为荣的“岳阳楼”,被推认为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挥毫泼墨,抒发溢美之词。岳阳楼被喻为儒家的文化殿堂,只要提到它,人们马上便会联想到北宋的大文学家范仲淹,他所写的《岳阳楼记》已成为岳阳楼的灵魂,深深镌刻在这座古楼的精髓中,难以割舍。岳阳楼也许没有另外三座名楼富丽堂皇雄奇伟岸,但它厚重的文化内涵毫不比其它楼逊色,切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忠实地保持着固有的本色和历史原貌,没有过分的雕琢装潢与润色修饰。

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随后的千余年间,它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进入景区没多远,你就可以看到用黄铜制作的“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所建造的“五朝楼观”微缩景观,它们形态逼真工艺精湛秀美,环池而立。据导游介绍,这些楼观并非是凭空想象中臆造的,而是根据当年遗存下的文献、绘图及资料数据按比例缩制。就拿宋代的楼观来说,是按照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宋代宫廷名画的文字绘图蓝本,用十余吨的黄铜制作而成。这些楼观都很好地表现出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特点,令人拍案叫绝。

传说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距今已经1800多年的历史。相传当年此处楼观,原为东吴时期的军师鲁肃操练水军将士的“阅军楼”。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迭,这座楼命运多舛,多次遭涂炭,毁毁建建,渐化为游览名胜景点。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于清光绪六年,当时的岳阳知府张德荣以弘扬吴越昌盛,传承古文化深邃底蕴而集资重建的。导游告诉我们,眼前这座岳阳楼是没有地基的,是直接将楼观垒筑在城墙之上,可见其工艺的精湛绝妙。

    岳阳楼共有三层,进入一楼,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幅由12块紫檀木拼接而成的精美木雕屏书,上书范仲淹当年所写的《岳阳楼记》。也正是因为这篇《岳阳楼记》,让岳阳楼名声大噪,誉满天下。尤其是他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广为流传被人们奉为座右铭。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值得后人赞叹仿效。但你也许不知道,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时,人并不在岳阳,当时他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在河南的邓州。这篇千古铭文《岳阳楼记》,是在看了同样被贬在岳阳的好友滕子京所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后所作。据说滕子京到岳阳任职后,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在这里兴利除弊,百废俱兴。为民众做了不少好事,得到人们的好评和拥戴。其中修建岳阳楼,也是他所做的一件大事。在楼修缮完毕后,他想让好友范仲淹为此写点什么。范仲淹对自己的好友的秉性与为人处世的风格非常了解,所以便欣然提笔写下这篇千古名文。文章开宗明义,韵味携永,一气呵成。滕子京在收到范仲淹写好的《岳阳楼记》后,兴奋不已,马上就让好友当时著名书法家苏舜钦挥毫而书,并请当时享有盛名的篆刻家邵竦篆刻。很可惜的是这块当时被人们誉为“霸凌四绝”之一的雕屏,在33年后的宋神宗时毁于一场大火。据讲解员说,现在屏上的字,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照应清帝谕旨所书。上到二楼,这里同样有一块《岳阳楼记》的木雕屏书,为什么会有两块?传说张照所书的范仲淹《岳阳楼记》雕屏,字迹底蕴深厚,遒劲古朴,行云流水,飘逸传神,深受文人墨客们的珍爱。到了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一位吴姓的知县,看到这幅木雕屏非常喜欢,挖空心思想占为己有。于是在任时,暗许高薪请手艺精湛的匠人仿制了一块,偷偷将真品换下并在离任时用船携带而去。令他没想到的是,船行至洞庭湖间,突遇狂风巨浪,船被打翻,沉入湖底。后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在岳阳楼重新整修时,雕屏被当地官府赎回,置于岳阳楼的二楼。考虑到赝品也是时间长久,且质地不错,便继续保存至今。讲解员告诉我们:一楼的是仿品,二楼的原雕屏。区别真假雕屏的方法很简单,真品在当年打捞时损坏了几个字,你们可上下对比找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