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与岳阳楼(二)
(2023-10-25 00:32:47)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二
我国的四大名楼历史悠久、风格迥异、享有盛誉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位或几位名人为其留下与之相对应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诗或赋。武汉的“黄鹤楼”是崔颢的《黄鹤楼》诗让这座楼增光添色;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使其享誉海内外;永济的“鹳雀楼”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而贯穿古今扬名华夏;“岳阳楼”则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变得底蕴深厚名垂史册。
为了迎接新春佳节,岳阳楼景区外的广场上搭建起一座迎兔年的炫丽高大的彩灯花架,造型很具民族特色,吸引来不少游客拍照留影。让岳阳市引以为荣的“岳阳楼”,被推认为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挥毫泼墨,抒发溢美之词。岳阳楼被喻为儒家的文化殿堂,只要提到它,人们马上便会联想到北宋的大文学家范仲淹,他所写的《岳阳楼记》已成为岳阳楼的灵魂,深深镌刻在这座古楼的精髓中,难以割舍。岳阳楼也许没有另外三座名楼富丽堂皇雄奇伟岸,但它厚重的文化内涵毫不比其它楼逊色,切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忠实地保持着固有的本色和历史原貌,没有过分的雕琢装潢与润色修饰。
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随后的千余年间,它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进入景区没多远,你就可以看到用黄铜制作的“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所建造的“五朝楼观”微缩景观,它们形态逼真工艺精湛秀美,环池而立。据导游介绍,这些楼观并非是凭空想象中臆造的,而是根据当年遗存下的文献、绘图及资料数据按比例缩制。就拿宋代的楼观来说,是按照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宋代宫廷名画的文字绘图蓝本,用十余吨的黄铜制作而成。这些楼观都很好地表现出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特点,令人拍案叫绝。
传说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距今已经1800多年的历史。相传当年此处楼观,原为东吴时期的军师鲁肃操练水军将士的“阅军楼”。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迭,这座楼命运多舛,多次遭涂炭,毁毁建建,渐化为游览名胜景点。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于清光绪六年,当时的岳阳知府张德荣以弘扬吴越昌盛,传承古文化深邃底蕴而集资重建的。导游告诉我们,眼前这座岳阳楼是没有地基的,是直接将楼观垒筑在城墙之上,可见其工艺的精湛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