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商彭希祥先生斥资12亿元打造“中国(全椒)儒林外史国际文化城”,被专给予高度评价。【摄影/宾语】

浙商投资12亿元打造儒林外史国际文化城
复活一部名著,传承一种文化。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问世260多年(成书于1749年或稍前)来,将第一次走上戏剧舞台。
昨天(4月20日下午),全国数十家《儒》学专家齐聚位于皖东的滁州市全椒县,研讨南京文化“飞地”现象。该县将投资12亿元打造一座儒林外史文化城,将这部古典小说搬上舞台,搬上街头。此举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极少以物化形式创作的经典之作。
斥资6500万,设在七层顶上的儒林外史大戏院,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设在顶层的空中剧院,总面积5500m2,其中舞池部分1456m2,可容纳1200余位观众。这台中国首创的多媒体3D裸眼舞台剧,将用戏曲和秀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儒林外史》,每日轮番演出《儒林外史》中的各章节故事,用最先进声、光、电的科技手段和舞台机械,以新奇特的呈现方式和古今结合的艺术语言,将吴敬梓的艰辛,王冕的潇洒,范进的悲喜人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全椒)儒林外史国际文化城项目规划为儒林外史风情街、儒林外史艺术走廊、儒林外史大戏院、儒林外史大讲堂、儒林外史客栈、儒林外史故事雕塑园、儒林外史美食街等十大版块。大明王朝、儒林人物、秦淮风情……将在此全面复活。
儒林外史国际文化城董事长彭希祥告诉宾语的廉政空间,儒林外史国学大讲堂将作为青少年文学教育基地,每周定期邀请儒林外史研究学会的资深专家和教授在课堂上讲解《儒林外史》以及明清时期的国学精粹,让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尽享文学艺术熏陶。中国《儒林外史》学会会长,中国民协原节庆委员会主任,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认为,在文化的三层面中,《儒林外史》不经意于物态文化层,不停留于制度文化层,而是着意于精神文化层,这就深入到了人心人性的深层,从而超越时空给人良多启迪。因此,中国儒林外史国学大讲堂初除了讲授文学作品,还要有机结合当下发生的热门话题,向市民、游客剖析三百年的人生世态。
浙商彭希祥先生斥资12亿元打造“中国(全椒)儒林外史国际文化城”,被专家们给予高度评价。宾语的廉政空间也诌了几句打油诗以赞之。最后面三个字“锦绣添”是知名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原中文系)丁启阵副教授点睛的。
全椒自古不简单,
神僧宝志出龙山,
憨山大师醒世人,
儒林外史是神篇。
如今群贤聚皖东,
千年真儒列仙班,
善哉浙商彭希祥,
敬梓故里锦绣添。【文/图
宾语】
转载请注明——来自宾语的廉政空间
(http://blog.sina.com.cn/binyu0498)
加载中,请稍候......